数据资源: 科信所期刊全文

N、P、K对澳洲茶树萌芽林枝叶产量和产油量的影响



编号 lyqk009021

中文标题 N、P、K对澳洲茶树萌芽林枝叶产量和产油量的影响

作者 余玉珠  张烨  苏远玉  陈博雯  肖玉菲  刘海龙  覃子海 

作者单位 1.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 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2;
2. 广西国有钦廉林场

期刊名称 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 2020 

卷号 0

期号 7

栏目名称 学术研究 

中文摘要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了N、P、K对澳洲茶树[Melaleuca alternifolia(Maiden&Betche) Cheel]萌芽林侧枝质量、枝叶总质量、产油量和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N、P、K配比有利于提高澳洲茶树萌芽林的侧枝质量、枝叶总质量和产油量。N、P、K的用量分别为99.1、33.9、97.4 g/株时,相应的侧枝质量为3.22 kg/株、枝叶总质量为4.77 kg/株、产油量0.050 2 kg/株、含油率1.70%。澳洲茶树初代萌芽林最佳的N、P、K施肥配比为1∶0.34∶0.98。

关键词 澳洲茶树  Melaleuca alternifolia 萌芽林  产油量  含油率 

基金项目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D18281083);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B18221058);广西林业科研与推广项目(gl2018kt09);广西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林科201812号);南宁市青秀区科技计划项目(2018019)。

起始页码 34

截止页码 37

作者简介 余玉珠(1982-),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方面的研究。E-mail:109095170@qq.com

通讯作者介绍 覃子海(1980-),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E-mail:75455621@qq.com

E-mail 75455621@qq.com

分类号 S571.1

DOI 10.13456/j.cnki.lykt.2019.08.20.0002

参考文献 [1] 陈碧华, 吴丽君, 李乾振, 等.互叶白千层研究进展[J].福建林业科技, 2010, 37(4):177-182.
[2] 肖玉菲, 陈博雯, 刘雄盛, 等.澳洲茶树离体培养器官发生的形态解剖学观察[J].江西农业学报, 2019, 31(2):32-37.
[3] 刘海龙, 覃子海, 张烨, 等.澳洲茶树干旱胁迫下保护酶活性及代谢产物含量变化规律[J].广西林业科学, 2019, 48(1):1-5.
[4] 陈博雯, 袁剑英, 覃子海, 等.淹水胁迫中澳洲茶树内源激素动态变化[J].山西农业科学, 2019, 47(4):573-576.
[5] 肖玉菲, 刘海龙, 刘雄盛, 等.澳洲茶树组培继代芽瓶外生根技术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 2018, 47(2):86-90.
[6] 刘海龙, 覃子海, 张烨, 等.配方施肥对澳洲茶树枝叶产量和产油量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 2017, 37(9):21-25.
[7] 张烨, 覃子海, 肖玉菲, 等.配方施肥对澳洲茶树幼林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 2018, 47(1):29-33.
[8] 陈康, 邹生根, 帅晓鹏, 等. 浅谈互叶白千层种植管理的关键技术[J].中国林业产业, 2016(11):138.
[9] 张烨, 覃子海, 陈博雯, 等.配方施肥对澳洲茶树萌芽林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 2018, 38(7):9-14.
[10] 陈博雯, 袁剑英, 覃子海, 等.4-松油醇型澳洲茶树组培生根技术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 32(4):120-123+208.
[11] 刘海龙, 陈博雯, 肖玉菲, 等.澳洲茶树组培继代增殖技术优化[J].西部林业科学, 2017, 46(5):23-28.
[12] 唐启义, 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232-234.
[13] 刘海龙, 张烨, 覃子海, 等.4种不同施肥处理对澳洲茶树组培苗生长动态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 2018, 38(7):5-8+14.

PDF全文 浏览全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