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科信所期刊全文

辽宁省半干旱地区低质林改建红松无性系果(材)研究进展



编号 lyqk008544

中文标题 辽宁省半干旱地区低质林改建红松无性系果(材)研究进展

作者 郑璐 

作者单位 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 辽宁 朝阳 122000

期刊名称 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 2020 

卷号 0

期号 6

栏目名称 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本文总结了油松和樟子松林分改建红松果(材)林的相关技术研究,分析了接穗及砧木选择、嫁接技术以及嫁接后树体管理等关键技术,极大提高了低质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低质林改建  红松  无性系 

起始页码 84

截止页码 85

分类号 S791.247

DOI 10.13456/j.cnki.lykt.2019.05.21.0003

参考文献 [1] 郭浩,王世忠,柳中棣,等.辽西地区樟子松、红松、油松造林效果的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1999(3):20-22.
[2] 文磊,贾桂霞.针叶树嫁接研究进展与展望[J].华北农学报,2005(S1):91-95.
[3] 闫朝福,宋云天,李希才等.尚志市樟子松幼林改建红松果林的初步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07(1):49-51.
[4] 谢虎风,张浩然,李瑞兰,等.异砧嫁接红松培育速生用材林[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6(4):62-67.
[5] 徐树堂,宋晓东,尤国春,等.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7(3):3-4.
[6] 尤国春,杨树军,安宇宁,等.干旱、半干旱地区异砧红松嫁接技术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1(5):9-11.
[7] 刘国刚,郑永巨,李树坤,等.异砧嫁接在红松果林建设上的应用[J].中国林副特产,1999(4):7-8.
[8] 张利民,贾云.辽宁西、南地区油松林改建红松果用林试验初报[J].辽宁林业科技,2008(5):34-35.
[9] 焦宏,尚福强.辽宁不同地区油松改建红松果林技术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14(2)31-33.
[10] 王恩旭,李国芳.半干旱地区油松嫁接红松果材兼用林技术[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8(4):30-31.
[11] 张庆武.油松嫁接红松关键技术在朝阳市油松低产林改造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1):28-30.
[12] 张光美,李远.修剪方式对油松嫁接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J].辽宁林业科技,2014(6):32-33.

PDF全文 浏览全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