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lyqk007662
中文标题
校园不同绿地类型夏季小气候变化研究
作者单位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 邯郸 056038
期刊名称
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
2019
卷号
0
期号
6
栏目名称
学术研究
中文摘要
通过河北工程大学校园内不同绿地类型的小气候进行测量,分析研究不同绿地类型小气候影响规律。本研究将校园内绿地类型分为广场、道路和植被绿地3种类型,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广场、道路和植被绿地的小气候进行测量并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利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并运用LSD方法对不同绿地类型的温湿度差异进行多重差异比较。结果表明:降温的主要效果来源于植被树冠对太阳辐射的遮挡此外也与下垫面材质有关。湿度的变化与植被结构配置、植被形态、密度有显著关系。良好的绿地环境能显著改善校园小气候,提高环境舒适度。
起始页码
3
截止页码
8
作者简介
王艳霞,博士。
通讯作者介绍
付静,硕士。
分类号
TU985.12
DOI
10.13456/j.cnki.lykt.2018.09.19.0005
参考文献
[1] 万亿, 金云峰. 兼顾主观审美与客观生境的校园绿地景观优化——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 住宅科技, 2015(6):42-48.
[2] 冯悦怡, 李恩敬, 张力小. 校园绿地夏季小气候效应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50(5):812-818.
[3] 夏繁茂,季孔庶,杨宜东.植物不同配置模式对绿地小气候温湿度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13,27(5):75-78.
[4] 杨玲珠, 王沛涛, 王艺璇,等. 邯郸市24节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2, 35(S1):24-27.
[5] 黄创绵, 蔡汝山. 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在环境试验中的应用[J].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0, 28(6):21-26.
[6] 邱念伟, 刘倩, 刘慧. 生物学实验数据统计分析中的多重差异比较法[J]. 生物数学学报, 2015(3):535-541.
[7] 孟凡. 行道树与城市街道环境的关系[J]. 现代园艺, 2016(6):162-162.
[8] Weng Q H, Yang S H. Managing the adverse thermal effect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a densely populated Chinese cit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4,702):145-156.
[9] 郝兴宇, 蔺银鼎, 武小钢,等. 城市不同绿地垂直热力效应比较[J]. 生态学报, 2007, 27(2):685-692.
[10] 王艳霞, 董建文, 王衍桢,等. 城市绿地与城市热岛效应关系探讨[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5, 34(4):55-59.
[11] 胡楠, 王宇泓, 李雄. 绿色校园视角下的校园绿地建设——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风景园林, 2018,25(3):25-31.
[12] 刘滨谊, 魏冬雪, 李凌舒. 上海国歌广场热舒适研究[J]. 中国园林, 2017, 33(4):5-11.
[13] 庄晓林, 段玉侠, 金荷仙. 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研究进展[J]. 中国园林, 2017, 33(4):23-28.
PDF全文
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