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科信所期刊全文

粽叶用箬竹丰产培育关键技术



编号 lyqk011503

中文标题 粽叶用箬竹丰产培育关键技术

作者 杨明  孟勇  彭超  李美群  彭凌云  艾文胜 

作者单位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长沙 410004

期刊名称 世界竹藤通讯 

年份 2024 

卷号 22

期号 4

栏目名称 学术园地 

中文摘要 箬叶为包裹粽子的主要原材料。近年来,国内外粽叶市场需求增长迅速,粽叶用箬竹人工林面积显著增加,但箬竹人工林造林质量不高、优质粽叶产量低、病虫害频繁发生等问题普遍,严重制约了粽叶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造林、抚育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粽叶用箬竹丰产培育关键技术,旨在为箬竹资源规模化栽培和质量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粽叶  箬竹  栽培技术  丰产经营  病虫害防治 

基金项目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粽叶用箬竹分株容器苗高效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2023]XT26号);2024年度湖南省省级财政林草繁育项目“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良种选育”。

英文标题 Key Technology of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Indocalamus Bamboo for “Zong” Leaf

作者英文名 Yang Ming, Meng Yong, Peng Chao, Li Meiqun, Peng lingyun, Ai Wensheng

单位英文名 Hunan Academy of Forestry, Changsha 410004, China

英文摘要 The leaves of Indocalamus are the commonly used materials for rice dumplings called Zongzi, i.e., “Zong” leaves. In recent years, the market demand for the leaves has increased rapidly, which has triggered the significantly growing Indocalamus plantation area. However,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plantation, such as poor afforestation quality, low yield of high-quality leaves and frequent occurrence of diseases and pests have restrain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Zong” leaves industry.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key technology used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Indocalamus in terms of afforestation, tending and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a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large-scale cultivat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of Indocalamus bamboo resources.

英文关键词 “Zong” leaf;Indocalamus;cultivation technology;high-yield management;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起始页码 46

截止页码 49

作者简介 杨明,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竹资源培育与竹笋加工研究。E-mail:maozhuyouxiang@163.com。

通讯作者介绍 艾文胜,研究员,主要从事竹资源培育与竹笋加工研究。E-mail:aiwensheng@163.com。

E-mail aiwensheng@163.com

DOI 10.12168/sjzttx.2024.08.15.001

参考文献 [1] 杨雅玲. 世界竹亚科箬竹属各种的考订(一)[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987, 23(3): 453-462.
[2] 杨雅玲, 赵惠如. 世界竹亚科箬竹属各种的考订(二)[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990, 26(2): 282-290.
[3] 杨雅玲. 中国特产属: 箬竹属的地理分布[J].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3, 2(1): 41-44.
[4] 易同培. 川西竹亚科若干新分类群[J]. 竹子研究汇刊, 2000, 19(1): 9.
[5] 易同培. 江西竹亚科若干新种[J]. 竹子研究汇刊, 1995, 14(1): 14-23.
[6] 胡成华, 姜建明. 四川箬竹属一新种[J]. 竹子研究汇刊, 1996, 15(1): 1-3.
[7] 易同培, 杨林. 四川西部箬竹属一新种[J]. 竹子研究汇刊, 2004, 23(2): 13-15.
[8] 易同培, 史军义, 马丽莎, 等. 云南南部箬竹属(禾本科)一新种: 金平箬竹[J].植物分类学报, 2007, 45(5): 693-695.
[9] 龚德海, 陈英, 尹积华, 等. 赣北竹亚科种类调查报告[J]. 安徽林业科技, 2011, 37(4): 32-34.
[10] 田海涛, 高培军, 温国胜. 7种箬竹抗寒特性比较[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 23(6): 641-646.
[11] 秦宇. 山东省引种观赏竹的抗寒性研究[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4.
[12] 王金革, 陈进勇. 北京植物园竹亚科植物耐寒性评价[J]. 世界竹藤通讯, 2012, 10(2): 1-8.
[13] 耿颖, 陈炳卓, 曹帮华, 等. 11个南竹北移竹种抗寒性差异[J]. 世界竹藤通讯, 2022, 20(增刊1): 6-13, 67.
[14] 赵晓兵. 河北省部分城市竹类应用研究[D]. 保定: 河北农业大学, 2016.
[15] 艾文胜, 汤腾方, 杨建胜, 等. 箬竹利用现状及叶用园营建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 2006, 20(1): 69-71.
[16] 江庆中, 符树根, 江立强, 等. 箬竹酒研究[J]. 江西林业科技, 1999, 27(2): 14-15.
[17] 汤晓, 翟佳敏, 葛晓峰, 等. 3种食品天然植物包材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对比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42(14): 86-92.
[18] 张亚兰. 箬竹叶多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免疫活性研究[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23.
[19] 崔健. 箬竹属植物黄酮类物质与挥发性成分的研究[D].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20] 李冬林, 金雅琴, 王文君, 等. 箬竹叶片营养成分分析[J]. 江苏林业科技, 2021, 48(1): 41-45.
[21] 张亚兰, 赵建诚, 杨振亚, 等. 不同品种箬竹叶生化成分及抗氧化能力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43(9): 93-100.
[22] 张亚兰, 贺亮, 王衍彬, 等. 采用HS-SPME/GC-MS法分析十种箬竹叶香气成分[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2, 33(10): 223-236.
[23] 苏春花, 刘国华, 王福升, 等. 箬竹叶片活性成分含量的季节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9): 2471-2476.
[24] 李胜华, 伍贤进, 佘朝文. 阔叶箬竹叶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药材, 2014, 37(4): 604-607.
[25] 喻谨. 箬竹属竹叶化学成分研究[D].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
[26] 李水芳, 文瑞芝, 曾栋, 等. 阔叶箬竹叶和箬竹叶中挥发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J]. 色谱, 2007, 25(1): 53-57.
[27] 李水芳, 文瑞芝, 曾栋, 等.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湖南产阔叶箬竹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J]. 质谱学报, 2007, 28(2): 117-121.
[28] 杨抚林, 邓放明, 黄群, 等. 竹叶提取物中功能性成分及效用[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4, 10(5): 53-55.
[29] 张慧, 林海萍, 盛恩浩, 等. 箬竹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2010, 30(3): 38-41.
[30] 洪茜, 倪乐, 张迎辉, 等. 凤尾竹等18种观赏竹滞尘能力的研究[J]. 福建林业, 2013(1): 25-29.
[31] 杨战胜, 艾文胜. 箬竹资源利用及培育关键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25): 7828-7830.
[32] 艾文胜, 李昌珠, 陈明皋, 等. 箬竹丰产栽培及高效利用[J]. 湖南林业科技, 2004, 31(4): 15-17.
[33] 吴和星, 杨再芬, 吴方兴. 箬竹林下栽培试验初报[J]. 广东蚕业, 2022, 56(8): 38-40.
[34] 熊晓姣, 张家来, 石教余. 厚朴—箬竹不同造林密度对其生长的影响[J]. 湖南林业科技, 2006, 33(5): 25-26.
[35] 杨廷超, 刘华, 祝友春, 等. 厚朴与箬竹混交造林种植新技术[J]. 湖北林业科技, 2015, 44(2): 79-80.
[36] 生态环境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15618—2018[S].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8.
[37] 生态环境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084—2021[S].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2021.
[38] 环境保护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S].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

PDF全文 浏览全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