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lyqk007071
中文标题
土沉香在黔西南的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作者单位
1. 黔西南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2. 黔西南州林业局,贵州 兴义 562400;
3. 黔西南州天生桥山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贵州 安龙 552400
期刊名称
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
2018
卷号
0
期号
10
栏目名称
林副产品
中文摘要
2013年在贵州兴义先后引进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Spreng.]进行种植,2016年7月再从海南引进2万株1.5~2.0年生土沉香苗木栽培于贵州安龙县万峰湖镇成片栽培,栽培地纬度北纬均超过25°,经对生长量调查,黔西南州能够适宜发展土沉香。
关键词
土沉香
Aquilaria sinensis(Lour.) Spreng.
引种栽培
生长量
北纬25°
起始页码
76
截止页码
78
作者简介
王亚蓉(1970-),黔西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吴迎福(1965-),贵州省黔西南州林业局工程技术运用研究员。
分类号
S567.19
DOI
10.13456/j.cnki.lykt.2018.10.024
参考文献
[1] 廖庆忠.沉香栽培技术[J].广东林业科技,2010,26(4):100-102+104.
[2] 易书平.沉香的栽培技术[J].生物技术世界,2014(12):61.
[3] 周铁峰.中国热带主要经济树木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4] 李艳枝,黄莹,唐锡奎.沉香木特性及种植技术[J].现代园艺,2013(20):71-72.
[5] 林伟强,贺立静,谢正生.一种值得推广的优良园林树种——白木香[J].广东园林,2002(4):38-40.
[6] 杨德军,邱琼,文进.白木香山地栽培技术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2007(4):206-208.
[7] 黄智慧.西盟县土沉香人工培育技术[J].林业调查规划,2006(6):81-84.
[8] 周开.白木香的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10):46-48.
[9] 张盛龙,符二英,冯家平.浅谈白木香育苗和栽培技术[J].热带林业,2007(3):25-27.
[10] 欧芷阳,杨小波,方其江.白木香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种植比较研究初探[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8):47-50.
[11] 陈树思,唐为萍.白木香资源的开发利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3):65-68.
PDF全文
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