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sjly202300017
日期 20230720
标题 俄罗斯在推进全球气候议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年份 2023
学科分类 220.1010;森林气象学
国别/机构 俄罗斯
作者 赵丹
主要内容
俄罗斯《林产工业杂志》2023年第二期报道,全国木材工业协会“俄罗斯森林”主席奥尔加·卡柳日纳亚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俄罗斯参与全球气候议程的背景、进展及目前面临的挑战。她表示,俄罗斯在推进全球气候议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俄罗斯参与的国际气候努力,将难以取得应有成效。
1.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全球变暖正在显现,全球85%的人口正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冰川融化,尤其是两极冰川的融化,正在导致海平面逐渐上升。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预测,到21世纪末,世界上部分地方的海平面可能会上升2.5米。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有可能淹没人类开发的沿海地区。在俄罗斯,涅涅茨自治区驯鹿牧民传统居住的北冰洋沿岸,永久冻土开始解冻,树木甚至开始发芽。而南半球的气候却正好相反,水体正在干涸,荒漠化进程加快,导致农作物歉收、粮食短缺和气候迁移。另外,自然环境的变化迫使动物和昆虫栖息地转移至离人类更近的地方,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危险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2.积极推进实现碳中和
根据《巴黎协定》要求,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2℃以内,理想情境下不超过1.5℃。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国际社会,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对环境影响承担起更多责任。目前,许多大型公司已经制定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然而,在实践中追踪这些目标实现进程的相关机制才刚刚建立,并且有待完善。
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也在改变着监管格局。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诉讼已不再是先例,而是常规做法。“洗绿”不再作为一种公关手段,而是面临巨额罚款和巨大声誉损失的切实风险。投资者正将其资金从污染行业转向更环保的公司,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的高评级正成为企业获得绿色融资的必要条件。商业环境的变化首先表现在投资者对企业声誉的关注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这将促使企业积极行动起来。
在俄罗斯,部分大型公司已经宣布了碳中和战略,并积极探寻战略实施方法。例如,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正在实施一项碳管理计划,目标是到2035年将其上游排放量降低30%,减少2 000万t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公司正在研究利用低碳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来取代传统热电联产技术(CHPP)发电的可能性。Sibur公司在沃罗涅日州建立了一个碳试验场,用于监测温室气体排放,并计划到2025年至少种植500万棵树,同时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和生态教育。
2022年9月底,俄罗斯国家商品交易所启动了碳交易试点。买方之一是SovTech Volgo-Vyatka公司,该公司以每个碳信用11美元的加权平均价格购买了10个碳信用,成为俄罗斯首批试点碳交易。碳信用的发行商是位于萨哈林岛的远东能源投资公司,该公司在伊图鲁普岛建造了一座光伏发电厂。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标志着俄罗斯在向新的碳监管体系过渡,即允许通过依托气候项目来减少经济活动的碳足迹。开展碳交易试点及一系列气候项目表明,俄罗斯不仅创建且实际运行了一个按照国际标准实施气候项目的体系。
2023年1月,在欧亚经济联盟气候议程研讨会上,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马克西姆·雷谢特尼科夫主张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应建立一个统一的自愿碳市场。这种区域气候议程的同步和碳信用跨境交易系统的建立将促进各国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实现,并提升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在国际谈判中的地位,包括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上的话语权。为了欧亚经济联盟统一碳市场的正常运行,各国必须制定共同标准,为项目审定者和核查者建立碳信用认证体系,并就气候项目成果的互认达成一致。
3.面临的国内和国际挑战
俄罗斯气候项目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一个潜在问题是参与项目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立法方面也存在空白。例如,当前版本的俄罗斯《森林法》和《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法》(2021年7月2日)实际上不允许企业自行处置森林气候项目实施中潜在的碳信用,因为气候项目实施地点位于国有林地上,属于国家财产。因此,在新版《森林法》修订之前,企业无权拥有或交易碳信用。立法的完善将鼓励企业投资森林气候项目,同时将吸引实体企业共同参与传统的林业资源开发活动。
据俄罗斯相关机构预测,俄罗斯每年可向国际市场释放7亿t碳信用,这一规模相当于全球自愿碳市场的总和。到2025年,俄罗斯碳市场的年交易额将达到1亿~3亿美元,到2030年将达到15亿~30亿美元。然而,由于地缘冲突等政治因素,俄罗斯实施气候项目而发放的碳信用额仍有待国际认可,这是一个全球性挑战,也是俄罗斯在迈向碳中和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尽管困难重重,但俄罗斯在保护全球气候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奥尔加·卡柳日纳亚主席呼吁:“荒漠化、水土流失和永久冻土融化形势已非常严峻。未来,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威胁无法预料,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刻不容缓,包括俄罗斯、中国、美国、印度等在内的全球所有经济体都有责任参与,尽管各国之间存在地缘政治差异,但不能因为政治分歧而停止对话,搁置气候项目,应对气候变化仍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赵 丹)
资料来源 世界林草动态,20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