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世界林业动态

多家国际机构共同发起“自然向好”倡议以实现全球自然保护目标



编号 sjly202300091

日期 20231020

标题 多家国际机构共同发起“自然向好”倡议以实现全球自然保护目标

年份 2023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国别/机构 世界资源研究所 

作者 王燕琴 

关键词 世界资源研究所  自然向好  自然保护  生物多样性 

主要内容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网站2023年9月6日报道,WRI联合非洲自然资本联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保护国际(CI)和国际鸟盟等全球最大的26家自然保护组织、研究所、企业、金融联盟等组织和机构共同发起“自然向好”(Nature Positive)倡议,旨在明确“自然向好”的定义和目标,促进自然恢复,为实现2030年全球自然保护目标作出长期努力和贡献。
  2022年12月通过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框架》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使命是到2030年实现“自然向好”,即通过改善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丰度、多样性和复原力,助力自然恢复,使其超过2020年的基线水平,并保持持续正增长,以遏制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
  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被认为是应对全球气候危机、预防人畜共患病大流行、解决水资源和粮食不安全问题、支持可持续和公平发展以及承认原住民贡献和维护其权益的关键,各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团体希望通过支持“自然向好”倡议,采取行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与此同时,“自然向好”一词在公共领域的使用也愈加频繁,然而,各领域组织和机构对“自然向好”的概念缺乏明确且一致的理解。当前,确保“自然向好”定义的明确性和完整性是确保采取必要行动和问责的优先事项。
  此次发起的“自然向好”倡议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参与者之间合作和协同行动,通过支持和实施各项行动来实现到2030年遏制和扭转自然损失的目标,同时支持各国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全面实施《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核心工作包括确保“自然向好”定义的明确性和完整性,以及到2030年将其作为企业、金融机构、各级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可衡量的全球自然保护目标。倡议的优先事项是通过推出通用定义、指标、标准化工具和实践案例,使各方都能合理衡量和报告其行动的影响力和贡献度。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这一历史性协议必将成为各行各业采取行动的催化剂,当务之急是采取必要行动,避免出现不可逆转的生态临界点。“自然向好”倡议召集人马尔科·兰贝蒂尼表示:“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对于保护地球健康,进而保护人类未来至关重要。‘自然向好’倡议旨在汇聚来自不同领域的众多组织,以维护2030年‘自然向好’全球目标的雄心,扩大推广范围,指导和鼓励可衡量的自然保护行动。”倡导者期望能够引起各国政府、商界决策者和公众对生态危机的关注,协助各界制定出具体、有效、可衡量的生态保护行动,为2050年迎来一个“自然向好”和碳中和的世界而努力。 (王燕琴)

资料来源 世界林草动态,2023(29)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