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浙江实施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行动



中国绿色时报3月17日报道 “被雪压斜、压倒的母竹不能人为地去用力强制扶直。人为强制扶直会造成许多杆柄折断, 失去母竹作用或死亡。”“只要杆柄没有断, 就应该留15档以上的枝条, 砍去竹梢, 留在林地上发挥母竹的制造和供应养分的作用。”“受灾竹林较多母竹损害, 会造成林分养分不足, 每亩施用15公斤~25公斤尿素作笋前肥, 可以恢复竹林因雪灾造成的养分不足, 促进竹林多出春笋, 多长新竹, 提高春笋和竹材产量”……
2月28日, 浙江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带领省林科院的专家, 来到富阳市新登镇半山村进行林业灾后重建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楼国华向村民分发了《百项林业生产灾后恢复重建技术》丛书。省林科院院长汪奎宏向村民讲授了毛竹灾后生产管理技术。200多村民参加了技术培训。
在桃树基地, 省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的程诗明博士进行了现场指导: 这根枝条的梢头已经冻坏了, 没有一点水分, 要马上修剪。修剪最好在冻坏梢头以下1厘米左右的位置, 这样不会影响枝条上其他新芽的萌发。修剪时要注意整棵桃树的株型, 要尽量让每根枝条都能晒到阳光。
专家的一席话, 村民听得频频点头。半山村水果专业合作社的汪炳生种了20亩桃树, 他拉住程诗明的手不停请教。得到满意的回答后, 汪炳生感慨: “想不到种桃树还有这么大学问, 我要把专家讲的技术再传授给合作社里的其他农民。”
这是浙江省林业厅开展的“百项技术千名干部进万村”活动的第一站。
“百项技术千名干部进万村”活动, 是指编印100项林业生产灾后恢复重建技术, 组织有关科研和生产部门的专家, 针对竹林、种苗花卉、经济林、用材林、生态公益林等受灾情况, 筛选编印100项林业生产灾后恢复重建技术, 发送给基层林业生产单位和广大林农; 组织1000名以上林业专业技术人员, 重点指导帮助1万个受灾村和林场, 全面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尽快恢复林业生产。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受灾村和林场后, 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灾情调查核实, 制订一个科学的灾后重建方案, 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现场技术培训, 解决一批实质性的灾后重建难题, 联系一批重点专业示范户和低收入受灾户, 挖掘一批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先进典型, 开展一批与冰雪灾害相关的林业科技研究工作。
目前, 全省林业系统已有8000多人次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及干部职工分赴基层及基地、苗圃第一线, 印发各种抗灾救灾技术资料、光盘、专题片近2万份, 举办讲座和培训数十次、授课3000多人次。 2008-3-18

关键词 灾后重建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