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 梁凤鸣 陈红梅 贾晓燕 张军
野生动物虽然有人关注,但相对于屡遭劫难的动物,力量是有限的。保护
意识有待提高、资金短缺、执法困难大……诸多问题困扰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不买不吃,斩断贩杀者的后路
随着保护意识的日渐提高,耄耋老人、天真少年……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
到护卫野生动物的行列,救助、收留伤残动物,甚至向执法部门举报捕杀、贩
卖者的行踪。但大多数人能否意识到:北京已经成为贩卖野生动物的集散地!
食客之嘴已经成为珍禽异兽的葬身之地!
北京80%的野生动物是鸟类。春秋两季,候鸟南飞之时,玉蜓桥、玉泉
路等几个鸟市异常活跃。黄雀、山雀、老锡儿、太平鸟、红嘴相思……十多种
野生鸟囚在笼中,更有隼、鹰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在鸟贩子的叫喊声中当
街兜售。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每个鸟市都生意兴隆,日销售量达千只以上。买鸟人
每天络绎不绝而来,时有收获而归,鸟贩子们自是“没事儿偷着乐”。据有关
部门统计,北京各大鸟市每年成交各种鸟达40万只以上。如此的市场需求,
怎能不让捕鸟人和鸟贩子置国家“不准捕捉、贩卖野生动物”的禁令于不顾,
大发鸟财?
鱼市的情形也是如此。官园等几个京城鱼市,一直生意红火,鲟鱼、海象、
玳瑁、娃娃鱼、海龟……国家级水生保护动物随处可见。北京一些餐馆、农贸
市场非法出售的水生野生动物多达15种以上。黑市价格令鱼贩子不能不动容:
娃娃鱼每500克600多元,胭脂鱼每500克160元,花鳗鲡每500克100多元,
一只较大的海龟很容易就能卖到5000元以上。许多本性善良的人们购买鲜活
的水生动物,不经意间却促进了倒卖市场的繁荣。 关注北京的餐馆饭店,
人们不难发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各色保护动物时常会被端上
餐桌,大饱食客的口福。市野生动物保护站执法人员在一次检查中查看6家上
点档次的饭店,发现大堂中无一例外地摆放着龟、飞龙、鲟鱼、眼镜王蛇等保
护动物,招揽客人。一些人大肆吞食之后,还向亲戚朋友神吹道:“四条腿的,
除了桌椅板凳,哥们儿什么都吃过。”
北京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展室里,巡游着海龟、红龙、山瑞鳖等数百
只保护动物。这全是执法人员从餐馆大厨高高举起的刀下解救出来的。市渔政
站负责人介绍,去年一年执法立案共25起,查没的水生野生动物案值50万元
以上。
众食客暴殄天物,你们忍心吗?想想那些已经灭绝的物种,想想那些为保
护野生动物付出辛劳与爱心、甚至生命的人,食客,请嘴下留情;买鸟人,请
远离鸟市,让我们共同斩断贩杀野生动物者的后路。
执法难难在法外有“情”
野保部门是保护野生动物的专业部门。这个部门的职能能否充分发挥出
来,直接关系到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成效。但目前,野保部门普遍反映,抗拒
执法、说情风重是困扰野保工作的一个大难题。
这方面的例子俯拾即是。今年8月,渔政执法人员在北京一家颇有名气的
餐馆查获一条鳄鱼。商家在阻拦执法的同时,很快就找到了来路不凡的人士说
情。据有关执法人士介绍,这样的事,碰到的太多了,几乎每次执法,都有说
情的,多的时候,一个案子,说情者竟达几十人。
在北京一家鱼鸟市场,我们亲眼目睹渔政执法人员查获一无证出售鲟鱼的
摊商。尽管工商、公安及渔政执法人员费尽口舌,耐心说服、劝导,时间长达
3个小时,摊商就是不让没收。围观的市场内的其他摊商,有的甚至叫骂、威
胁执法人员,气焰嚣张到了极点。
类似的事情表明,在一些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的宾馆、摊商背后,其实是一
张纠缠着个人利益的关系网。换句话说,在某些人拉关系、谋一己之私利的交
易中,野生保护动物成了筹码和牺牲品。
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资金短缺也是影响野保工作的一个方面。以北京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
来说,该中心日常工作,如执法、饲养野生动物等所有的开支全部要自筹。仅
供动物吃喝一项,每天就需支出2000余元,加上员工工资,每年要自筹120
万元才能保证运转。在个别区县,渔政人员连工资都没有保证。
一方面是资金有限,一方面随着群众保护意识的提高,送需要救治动物的
人越来越多,致使野保负担一天比一天沉重。今年刚入冬,因为难以保证采暖,
北京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诸如海象、胭脂鱼、花鳗鲡、海龟等10多种动
物不得不交给海洋馆、太平洋海底世界代养,到明年春天气候转暖才能取回来。
资金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正常的执法。目前,野保部门已经难以作到举报一
例,查处一例。为了节约资金,执法部门只能把多次举报攒在一起,集中查处。
而这,无疑会降低群众的举报热情。至于追查贩卖者野生保护动物的来源,因
为拿不出差旅费,很多时候也只能作罢。
为动物筑起温馨的家
让人欣慰的是,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尽管有着这样那样
的困难,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始终没有松懈自己的斗志,仍在克服各种问题,把
这项工作一步步推向深入。他们是可敬的,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
近年来,每当野保站组织放飞动物时,总有不少市民争先恐后地参加,北
京人、外地人,就连美国人和俄罗斯人都曾参与过这种活动。目前本市已在松
山、百花山和喇叭沟门建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区,延庆县还建了十几个县级自然
保护区。今年3月,林业部门在丰台区建成北京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今后,还
准备建立救护网络,让有能力承担义务的单位为野生动物筑造一个温馨的家。
一位学者曾这样写到,“当地球上只剩下人类时,那将是怎样一个可怕的
世界呵!善待野生动物吧,因为当人类失去野生动物的时候,也终将失去自己!”
奉献爱心救护动物 本报记者徐军梁凤鸣陈红梅贾晓燕张军
人与动物本同根。就在一些人滥捕滥杀滥吃野生动物之时,也有许多善
良人在竭尽全力救助动物,关爱人类的朋友。近几年,社会各界救助野生动物
1650起,救助动物数万只。
捐赠、举报电话一年8500多个
《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12年来,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明显增强。
野保站的同志说,他们每天至少得接两个救助动物的电话,平均每月近600个,
最多的一天接了二十多个,忙得工作人员连上厕所的工夫都没有。
今年5月2日,家住西城区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推开野保站办公室的
大门,虽然刚刚爬了五层楼的她还在气喘吁吁,便迫不及待地指着怀中那只丘
鹬告诉野保站的工作人员:这鸟是在楼道里发现的,你们快救救它!同一天,
副市长刘敬民也在市政府内逮到一只飞行困难的丘鹬。两只幸运的鸟在野保站
的救治下安全飞回了大自然。
前不久的一个傍晚,一位父亲打电话到野保站,说自己12岁的女儿发现
一只鹭,女儿怕这只鹭再受伤害,说什么也要把它送进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于
是这位父亲打了一下午电话终于与野保站的同志联系上,把鹭送进野保站,女
儿终于露出了笑容。
从今年4月至今,通过市民打来的电话共救护动物82起,一百多只动物
安全放飞。野保站接到更多的是举报电话。如今,野保站日接投诉电话平均达
20个,而执法人员则是一查一个准儿。
9月6日,当北京水生野保站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火速赶到位于朝阳
区大屯北顶村的一家餐馆时见到:6只百年大龟中,5只被人剖心挖腹,煲汤
下肚了,另一只缩着脑袋躲到墙角。
据野生动物保护专家介绍,大龟年龄近百岁,体重20多公斤,属国家二
级野生保护动物。如此大规模宰杀烹饪野龟,在本市尚属少见。在这家餐馆的
菜单上,以老龟为原料的菜竟有80多道,每道菜价格不菲,一桌全龟席高达
3380元,国家野生保护动物成了个别人尝鲜的美味佳肴。为赚钱餐馆老板竟
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偷运屠杀野生保护动物。目前,执法部门正在调查该餐馆
进货渠道,以做严厉处罚。在执法中,执法人员共检查7家餐馆,结果令人震
惊,7家餐馆都存有严重问题。老龟、鲟鱼、眼镜王蛇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
在7家餐馆都见到了踪影。
捐鸟捐出一个猛禽园
百鸟园是四年前开办于京城的惟一鸟类观赏保护中心。刚开业时,园中只
有观赏鸟类,并无生性凶蛮的猛禽类,是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善待鸟类、自发送
来残弱鸟儿的行动启发了总经理李晶,百鸟园才义不容辞地增设了救护、收留
鸟类业务,还特别开辟了几个笼网,为猛禽安家。
猛禽类鸟的笼网中,现有雕、隼、鹰等三十来只,全是好心人为保卫野
生动物的生命捡拾或是花钱购买、再就是无偿捐献的。饲养员指着一只个头不
大的燕隼说:这是一位爱鸟人今年7月从坝上草原买下送到园中来的。
爱鸟人名叫王研科,是北京凤凰假期国际旅行社的副总。7月22日,单
位组织去河北坝上游玩,王研科被一个当地十来岁的小男孩拉住。“买只隼吧,
这可是珍稀品种。”
王研科一看,被兜售的是一只可怜的幼隼,形态很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猎
隼。他知道,如果自己不买,这只隼早晚会被别人买走,成为腹中餐。于是,
王研科花50元从小贩子手中接过了幼隼,带回北京家中。
几番打听之后,王研科为幼隼选择了最好的家,把它送到了百鸟园。他说:
“鸟是我们的朋友,爱护它们,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说起王大妈与鸟儿的情缘,百鸟园的工作人员无不感动。今年夏天,家住
北航附中附近的王丽芝大妈路遇一只奄奄一息的京鸭,抱回家中调养了几天,
然后送到了百鸟园。谁知,一迈进这闹中取静的鸟王国,王大妈就被牵住了脚
步,孔雀、仙鹤、画眉、八哥、金雕、猎隼……各色观赏类、猛禽类鸟汇集园
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有些还毫不认生地和人玩耍。
人鸟同乐,令王大妈找到了回归自然的快乐。回家后,她总是牵挂着送走
的京鸭和那些色彩斑斓的珍奇鸟儿,惦念着它们的吃喝。何不给鸟儿送点好吃
的?于是,王大妈带上小孙女,蹬上三轮车,到自由市场一通儿采购,然后直
奔百鸟园。
看着小鸟和猎隼都贪婪地抢吃送来的食物,王大妈开心极了。送食也一发
而不可收。每隔个十天半月的,她都会满载着一车的鸟食,来看望这些鸟宝贝
们。
临去世,老汉仍挂念着他的娃娃鱼
今年8月的一天下午,北京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的电话响了,一个苍
老、虚弱的声音震撼着工作人员的心。
五年前,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老者从南方买来一条10厘米长的娃娃鱼,
放在浴缸中养了起来。起早买鲜鱼,按时换水,从此,老人像照料孙子似的,
照顾起这条娃娃鱼。闲了,寂寞了,就和娃娃鱼聊聊,在老人的感觉里,不会
开口的娃娃鱼有了感情,彼此间有了交流。
1998年,北京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成立,娃娃鱼有了新家。临走那
天,老人依依不舍,在汽车驶出视野的瞬间,实在忍不住了,多年没哭过的老
人,泪流满面。“它好吗?吃的是鲜鱼吗?没闹毛病吧?”娃娃鱼走了,腿脚
不便的老人只能通过电话关心他的宝贝。
今年,老人去世了。临终,放不下的就是他的娃娃鱼,在得知这条已起
名“大京宝”的娃娃鱼已回归自然,有政府保护后,老人满意地笑了。
《北京日报》 2000年11月06日
关键词 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