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联合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等单位申报的“国家林业局榛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日前通过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组织的专家评审。
据申报材料,榛子研究中心将以申报单位为中心,联合共建单位组建6支榛子专业研发队伍,在3年内建设出资源育种研发、栽培营养研发、贮运加工研发和产业技术推广4大平台,以及覆盖整个榛子主产区的9个试验基地。固定资产投资、平台建设、基地建设、研发和产业推广等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地方政府拨款,以及依托单位、共建单位、基地单位的共同投资。
我国拥有世界近一半的榛属植物资源,是榛子的原产国和主产国。2000年起,平欧杂种榛16个品种(系)被引种至全国20多个省区,截至2016年,全国栽培面积约90万亩,野生平榛逐步开展复垦利用,产果榛林面积达80余万亩,实现了我国榛子由传统小零食向现代产业的转变、由野生资源利用向园艺化栽培的转变。
依托单位中国林科院林业所、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以及共建单位在榛子品种选育、区域化试验、栽培技术、贮藏保鲜及产业推广方面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曾鉴定榛子新品种10余个,制定榛子相关标准、鉴定科研成果、申报专利等数十项,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此外,依托中国林科院林业所的中国经济林协会榛子分会于2011年成立,现有会员300余人,并已组织了10余次全国性的榛子行业会议。(周晓星 相聪伟)
中国绿色时报 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