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大兴安岭漠河林业局林长制激活“两山”转化动能



  今年以来,大兴安岭漠河林业局以林长制为核心抓手,通过“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织密立体化管护网络、推进靶向性专项攻坚、深耕高质量绿色产业”四大举措,绘就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壮美画卷。
  建章立制,夯实生态治理根基。林业局秉持“明责、履责、监管、考核”原则,建立由党政一把手挂帅的三级林长体系,划定责任区域,出台实施方案,完善9项配套制度,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依托系列创新管理举措,森林质量持续提升,森林覆盖率增长0.17%、蓄积量增加79.37万立方米,形成权责明晰、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生态治理新格局。
  科技赋能,织密立体管护网络。全局配齐2名局级林长、8名局级副林长及16名场级林长、34名场级副林长,为134名管护员配备智能巡护终端,构建起“人防+技防+联防”三位一体巡查体系。依托森林防火感知系统与林长制智能管护系统,对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森林培育等“全链条”工作开展精准化管控,以科技赋能持续提升生态管护效能。
  攻坚提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锚定“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理念,2025年精准开展清风行动及春季候鸟护飞、冬季野生动物保护、湿地保护管理、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野生兴安杜鹃保护、巡山清套等六大专项攻坚行动,累计出动巡护车辆810台次、人员2279人次,完成2800余公里巡护里程,覆盖8个林场115条支岔线,有效遏制乱捕滥猎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为万顷林海筑牢坚实生态安全屏障。
  绿色转型,激活“两山”转化动能。林业局探索多元绿色发展路径,重点打造前哨国家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设计10余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构建“吃住行游购”一体化服务体系;联合内蒙古企业开发G331自驾穿越原始森林线路,串联“极光、林海、草原”特色景观带。寒地产业与林下经济双向发力,建成寒地测试中心18户及1800平方米保密车间,完成60余台车辆测试;发展林下资源产业,预计年产蓝莓480吨、红豆650吨、偃松子230吨、桦树汁3733吨及食用菌100吨、冷水鱼5万余公斤,推动“两山”理念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黄姗)
中国绿色时报  2025-09-05

关键词 地林长制  生态保护  经济发展  人防+技防+联防  森林防火  有害生物防治  森林培育  漠河林业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