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文献的信息内容分析服务可以为科技创新寻找技术解决方案,使技术创新获得灵感,并能提高技术创新和科研的起点,同时避免重复研究、节约经费。因此,整合全球林业和草原专利信息资源,利用科学的专利分析方法挖掘全球林草技术情报,不仅能为林草技术创新指明方向,还能为国家政策制定、林产品国际贸易和国际谈判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引进了大为全球专利数据库、智慧芽(Patsnap)等专利检索和分析工具。针对林草行业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和前沿技术进行动态跟踪和调查,对专利数据做统计和分析,聘请技术专家全程参与,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可视化技术,从海量、异构、分散的专利数据中挖掘和分析隐含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掌握目标技术的专利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主要竞争对手和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剖析技术发展重点及空白点,判定知识产权风险及被侵权嫌疑,查明该领域现有的专利法律状态,重点防范已授权专利,密切关注已公开专利,积极利用失效专利,提出应对措施和方案,增强知识产权预警能力,为政策制定和破解林产品出口的技术贸易壁垒提供支撑。
2023年,组织开展了林草生态修复技术、生物柴油、植物新品种基因编辑技术、松材线虫的专利分析研究。
1. 林草生态修复技术专利分析
地球上现存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河湖水域、海洋,其中小部分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大多数处在不同的退化阶段。亟须以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措施对遭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重建,即生态修复。实施生态修复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林草生态修复技术专利分析表明:
(1)全球林草领域生态修复相关专利文献937件,其中授权专利303件(数据采集日期为2023年2月)。2013年以前,林草生态修复相关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缓慢且数量较少;2014年以来,林草生态修复相关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快速增长,特别是2017年以后更是迅猛增长,目前林草生态修复技术处于快速发展期。
(2)中国在林草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海外布局专利量方面处于世界第1,其次是美国,其他国家专利量都较少。
(3)专利量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中,中国9个、美国1个,其中中国申请人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美国则以企业为主。专利量排名第1的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干旱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方法和草地生态修复方法;排名第2的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退化草地和沙漠化土地的生态修复方法;排名第3的是中国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恢复方法和草原生态修复方法。
2. 生物柴油专利分析
生物柴油是一种以种植油料作物、野生油料作物或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废餐饮用油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技术生产的一种新型的甲酯或乙酯燃料,是一种可取代一般柴油的清洁可再生绿色能源,具有低碳环保、燃油特性优良、可持续发展等特性。面对近年来石油等传统能源日益短缺,发展生物柴油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心的问题,各国基于自身国情,以不同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欧盟以菜籽油为主,美洲以大豆油为主,东南亚以棕榈油为主,中国奉行“不与人争粮”政策,主要采用废油脂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专利分析表明:
(1)全球生物柴油相关专利文献8218件,其中授权专利2448件(数据采集日期为2023年6月)。生物柴油专利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2002年以前,生物柴油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缓慢且数量较少;2003—2008年,生物柴油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快速增长;2009年至今,申请量和授权量总体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但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2)中国在生物柴油领域的专利量最多,其次是美国;但是从海外专利布局量和发明授权量来看,美国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其次是中国、德国、韩国、巴西、日本、英国。
(3)生物柴油专利申请人主要来自中国、印度、美国和巴西,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分别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中国龙岩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唐山金利海生物柴油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埃克森研究工程公司、昆明理工大学、巴西石油公司、厦门卓越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3. 植物新品种基因编辑技术专利分析
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生物体特定的基因进行修饰,包括基因的敲除、插入及替换,实现基因修复以及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而使生物体获得新的性状。与传统的转基因技术相比,基因编辑技术具有靶特异性、效率高、精确度高和周期短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在植物遗传育种及性状改良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植物新品种基因编辑技术专利分析表明:
(1)全球植物新品种基因编辑相关专利申请量2318件,其中授权专利779件(数据采集日期为2023年10月)。2012年以前,植物新品种基因编辑专利几乎为零;2013年以来,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快速增长,特别是2017年以后更是迅猛增长,目前植物新品种基因编辑技术处于快速发展期。
(2)拥有专利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美国,其他国家拥有的基因编辑相关专利量较少。但从国际竞争力来看,美国遥遥领先,其拥有的海外专利量和有效发明授权量都是最多的,其次是中国、德国、日本和瑞士。
(3)专利量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中,中国7个、美国3个,其中美国的申请人均为跨国企业,他们在全球主要国家布局了大量专利,而中国则以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主,专利申请大部分集中在国内。专利量排名第1的是美国的先锋国际良种公司,专利主要涉及大豆、玉米等品种基因改良、培育研究;排名第2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利主要涉及某一特定基因的作用以及通过基因编辑改良植物生长特性的方法;排名第3的是中国科学院,专利主要涉及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4. 松材线虫专利分析
松材线虫是一种迁徙性植物内寄生线虫,是松材线虫病(又名松树枯萎病)的病原体。而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森林病害,其能在短时间内使松属树种萎蔫、死亡,对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系统安全威胁和经济损失。由于松林在世界林业中占据较大比重,导致松材线虫病迅速蔓延,如何实现松材线虫病的有效防治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点。松材线虫专利分析表明:
(1)全球松材线虫相关专利文献1341件,其中授权专利581件(数据采集日期为2023年12月)。松材线虫专利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2005年以前,松材线虫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缓慢且数量较少;2005—2015年,松材线虫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呈波动增长,但总体维持在稳定水平;2016年至今,松材线虫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迅猛增长。
(2)亚洲国家的松材线虫专利申请活动最为活跃,其中中国的专利量遥遥领先,其次是韩国和日本,其他国家拥有的松材线虫相关专利量较少。但是从海外专利布局量来看,韩国和日本较多,中国较少。
(3)松材线虫专利申请人主要来自中国和韩国,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分别是南京林业大学、韩国山林厅国立山林科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南京生兴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马文君、王姣姣、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