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金银花,重重叠叠满山崖……”每年的小满时节,走进“中国金银花之乡”——山东省平邑县,便能听到这甜甜的歌谣。满山遍野的金银花争相怒放,金银花、采花的人们、回荡在山谷间的歌谣,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
生产是怎样发展的
金银花耐涝、耐旱,在盐碱地、山岭薄地、路旁地堰、河边堤岸、房前屋后以及果树间都可生长。平邑已有600余年人工栽培金银花的历史。近年来,平邑县组织科技人员对金银花品种改良、优质高产栽培和深加工技术进行深入探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品种质量和数量均居全国之首,成为当地的一项支柱产业。
为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做大做强金银花产业,1999年,平邑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金银花产业发展的意见》。2001年县委、县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土地使用权的政策:结合土地延包30年不变的政策,给金银花留足1米的地堰,谁栽谁有;签订不少于30年的梯田地堰绿化合同,允许承包户依法继承或有偿转让。县财政每年从农发基金中拿出80万元,设立“金银花发展基金”,专门用于堰边金银花开发。
为适应金银花规模和品种的开发需要,平邑县组建了“金银花育种中心”,在全县范围内筛选品质好的金银花,通过组培繁育等,先后培育出大毛花、山银花、蒙阳Ⅰ号、蒙阳Ⅱ号、九丰一号等6个系列140个优良品种,全县金银花品种改良率达到90%以上。金银花采收由原来的一季花发展到二季花、三季花,产量与质量都有了提高。到2004年底,金银花种植已遍及全县16个乡镇的738个行政村,年产干花40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仅此一项每年增加农民收入1.8亿元以上,主产区农民收入的50%来自金银花。山东平邑成为全国最大的金银花集散地。
市场是怎么开辟的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以金银花为主要原料的药品及保健品越来越受欢迎,市场需求不断增大。目前,全国金银花实际产量约为6500吨,而实际需求量约1.7万吨,供求缺口很大。
平邑县委、县政府看准了这个庞大的市场需求,积极培育市场,先后在县城和金银花主产区建起了规模较大的“沂蒙金银花交易市场”和金银花工贸园区。其中,流峪镇和郑城镇的金银花药材交易市场,吸引了100多家省内外客户常年在园区内经营,带动了一批个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在全县形成了行销商、坐商、小商贩等大、中、小不同层次的金银花购销队伍。全县有5万余人从事金银花中药材贩销,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金银花营销大户达140多家,吸引了20多个省、市的药材公司、制药厂在县里设立收购点或办事处。目前,“同仁堂”、“哈药”集团、南京金陵制药公司等均在平邑有金银花项目。
在不断开拓市场的同时,平邑坚持“谁有能力当龙头,就扶持谁发展”的原则,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鼓励各种经济成分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合作、资产参与和联产联营、独资、合资等形式,促进加工企业的发展,培植了蒙阳药业有限公司、双冠药业有限公司、鲁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展望实业有限公司等18家龙头加工企业,年加工金银花能力达2000吨。
品牌是走向市场的最好通行证。目前,平邑已有17个苗木品种注册了商标,如金银花良种“蒙花一号”、“九丰一号”;金银花加工产品也相继培育出了“双冠”、“蒙阳”、“鲁安”、“九间棚”等一批知名度高的新产品,形成了“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名牌产品带来了市场,流峪镇“鲁南金银花药材集散地”与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等大药材市场全方位接轨,货物、信息互通有无;来自广东、上海、湖南、四川等地客商在此落户,常年开店经营;年经销金银花等中药材300万公斤,该集散地年成交额达1.3亿元。
农民是如何增收的
平邑县农民的实践表明,种植金银花每亩只需投资200元左右,每亩年收入干花120多公斤,每亩效益4000多元,而且当年栽植当年开花,可谓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流峪镇党委书记刘玉华告诉笔者,目前全镇金银花面积发展到5万多亩,年产干花1500吨,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1800元,金银花成为农民收入和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郑城镇也是发展金银花种植的主要乡镇,全镇4万人,家家户户都种植金银花,2004年全镇人均纯收入3096元,其中60%来自金银花产业。目前,镇里建起一个扶贫开发特色产业示范区,在3000亩的园区内栽培金银花132万墩。示范区集观光旅游于一体,园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加1500元。
郑城镇党委书记宋玉田告诉笔者,镇里还有3个上千万元的以金银花为主要原料的大项目正在建设中,如果按计划完工,对镇里的金银花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好处更大。
金银花等特色农业的发展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反过来又为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出路。目前,平邑县农副产品加工业户已达2000多家,全县40万农村劳动力中,有20万从事农副产品加工、贩销,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由于加工业的迅速发展,2004年,金银花使全县农民增加收入1.62亿元。
孟宪华 中国绿色时报 20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