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12月11日电(记者黄会清钱荣)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马麝近年在贺兰山中消失了踪影。贺兰山林管局的王永文说:“导致马麝绝迹的罪魁祸首是偷猎者。”
马麝别名香獐、马獐、麝,属于鹿科。雄麝分泌的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雄麝有一个生理特点,长麝的地方经常痒,所以它要找一个树桩子蹭痒,被蹭的树桩颜色发黑。过去的偷猎者通常找这样的树桩下套。偷猎者采取了近乎灭绝的偷猎手段,他们在马麝活动的范围内四处下套,不论雌雄老幼,“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走一个”。由于马麝活动、排便及栖息地都有固定的路线与场所,因而遭受到灭绝性打击。
捕捉马麝的套子非常厉害,连天上的飞鹰和生物界最高智慧的人都能套死。由于偷猎者四处下套,树枝、灌木丛到处都隐藏着危险,被套住的动物死后,鹰飞下来吃腐肉,吃饱后一时飞不起来,在地上走两步,有的也落入了圈套。结果,天空飞禽和地上走兽落得同等命运。
由于山大林深,入口很多,管理难度很大。虽然马麝没有了,但贺兰山中还有不少珍稀动物,偷猎行为还没有停止。有关人士呼吁,要想办法制止偷猎行为,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