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2024年中国林业和草原植物新品种与知识产权年度报告概述



  2024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全力推进林业和草原植物新品种与知识产权工作,为我国现代林业和草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提升林业和草原植物新品种审查和授权效率。整合林草植物新品种申请平台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行政审批平台(2024 年 9 月实施),提升品种权人、社会公众和审查人员办事效率。发布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变更、转让、异议等办事指南,规范申请流程,完善林草植物新品种复审制度,推动授权效率和质量提高。
  完善林业和草原植物新品种测试体系与能力建设。2024 年启动福州、洛阳、呼和浩特测试站建设,海南崖州分中心、长沙测试站通过验收;截至 2024 年年底,林草植物新品种测试机构包括 1 个测试中心、6 个测试分中心、2 个分子实验室和 8 个专业测试站建设,为品种测试和行政执法奠定了基础。2024 年 18 项林草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以林草行业标准发布,截至2024年底累计发布93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 13 项、林草行业标准 80 项)。启动首批 36 项自筹经费测试指南编制,鼓励科研单位参与标准制定。
  持续推进林业和草原植物新品种权执法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积极参与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同步推进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落地,完成枸杞、桂花、芦竹、樱桃 4 个品种实质性派生品种鉴定方法草案编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协同,指导多地查处侵权案件,严格管理涉外品种权转让,筑牢安全防线。
  林业和草原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取得实效和突破。2024 年组织实施了 8 项林草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项目,截至 2024 年年底累计实施 125 项,有效支撑林草产业技术升级。首次完成林草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备案,云南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多个蔷薇属新品种权获得华夏银行 690 万元质押贷款。组织国内 26 家单位携 106 个自育林草植物新品种亮相美国园艺花卉展,推动中国林草育种成果走向国际市场。“一种无醛大豆蛋白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ZL201811422256.6)和“一种大熊猫精子的冷冻保存方法”(ZL201610288665.6)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持续深化林业和草原植物新品种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接待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理事长尤兰达·赫尔塔(Yolanda Huerta)女士来华访问,派员参加 UPOV 系列会议、东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坛,赴欧盟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和 UPOV 秘书处进行交流,推进中文数据纳入 PLUTO 数据库,探讨林草品种接入 PRISMA 系统,借鉴高效保护模式和管理经验,介绍中国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进展,宣传中国林草植物新品种转化运用成效,得到 UPOV 及相关成员国高度赞赏。持续跟踪植物新品种与知识产权的国际动态,完成越南、菲律宾、柬埔寨、老挝、文莱 5 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
  加强林业和草原知识产权宣传与培训。组织开展 2024 年全国林草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在《中国绿色时报》推出“优良植物新品种转化应用的中国实践”特刊、发布《2023 中国林业和草原知识产权年度报告》、编辑《林业知识产权动态》专刊“全国林草知识产权宣传周专刊——国外植物新品种保护概况”、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发布“2024 年全国林草知识产权宣传周”专题频道,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推动林草植物新品种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深入人心。举办全国林草植物新品种及知识产权管理培训班和 2 期审查测试技术培训班,全年培训 300 人次。
  林业和草原知识产权数量稳步增长。2024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受理植物新品种权申请 1338 件,授权 878 件;截至 2024 年年底,累计受理植物新品种权申请 12080 件,授权 5848 件。2024 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公开的林业专利量 82257 件,其中,发明专利 35789 件(43.51%);截至 2024 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公开的林业专利量 970577 件,其中,发明专利 439197 件(45.25%)。2024 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公开的草原专利量 11659 件,其中,发明专利 5930 件(50.86%);截至 2024 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公开的草原专利量 137886 件,其中,发明专利 75490 件(54.75%)。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年度报告  概述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