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宋红竹处长带领由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种苗站等单位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亚林所孙海菁博士主持承担的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沿海平原优新特色抗逆树种规模化繁育及应用示范”进行现场查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弥补了江苏沿海抗逆植物材料的不足,繁育基地的建设提升了江苏沿海特色抗逆苗木种业的竞争力,对于提升沿海防护林、平原林网的防护效益及质量档次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项目实施对于提高区域种苗产业化水平,带动了东台及长三角优质特色种苗产业化发展具有意义。
项目在江苏省东台市实施,针对长三角高抗和景观植物材料缺乏的现状,通过新品种推广、繁育基地建设、容器苗工厂化育苗生产技术体系熟化及示范林营建等一系列技术集成,为长三角生态建设提供优良抗逆植物材料。项目建立抗逆性树种苗木基地540亩,营建了优新树种种质资源圃、采穗圃和采种圃;熟化了包括容器、介质筛选、施肥、喷灌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建立了弗吉尼亚栎、水紫树、北美枫香容器苗工厂化育苗生产技术体系;通过穗条选择、基质筛选、扦插时间确定等关键技术环节,解决了弗吉尼亚栎、北美枫香规模化无性繁殖问题,扦插成活率达到85%;同时起草了弗吉尼亚栎、蜡杨梅、海滨木槿的容器苗育苗技术规程3个,编写了《弗吉尼亚栎引种栽培及繁育技术》和《长三角平原地区城镇绿化优新树种繁育技术》等技术资料。
项目实施期间,繁育容器苗52万株,完成苗木销售581万元,利润162万元,开展技术培训3期,培训人员320名,营建沿海景观示范林200亩。
中国林科院亚林所 201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