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福建省洋口林场开启中国杉木第4代育种新征程



中国林业网7月23日讯 近日,我国著名的林木遗传育种专家、南京林业大学原副校长、全国杉木种子园技术协作组组长施季森教授一行5人,到福建省顺昌县洋口国有林场,开展杉木第4代遗传改良研究。
  杉木第4代遗传改良是以第3代生长量改良为基础,基于基因组的分子选择育种技术,培育出优质、抗逆的杉木新品种。为精准选择新一批杉木育种材料的基因分子标记样品,施季森教授一行在杉木测定林和基因库现场逐一核对育种家系号码,指导技术工人剪取树体枝条的最佳部位。先后采集了39号、218号等36个杉木第3代育种群体的优良单株穗条及5009、4098、Y21等15个杉木杂交组合球果,并用干冰冷冻等特殊保存方式将材料送至南京林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进一步的DNA样品提取与测试分析。
  2016年,洋口国有林场就与南京林业大学、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启动了杉木第4代遗传改良研究。“当今世界,树木育种能做到第4代的国家只有澳大利亚和美国,而我们的杉木遗传改良也做到了第4代,这无论是对杉木育种界还是洋口林场,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一步,洋口林场的杉木高世代遗传改良研究始终处于国内国际最领先地位。”林场科研室主任叶代全高级工程师说。
  洋口国有林场目前已建成杉木第4代种质资源库121亩,收集保存杂交组合和半同胞家系等优良杉木基因资源材料605份,计划于2020年建设全国第一个杉木第4代种子园,届时这也将是国际上的第一个杉木第4代种子园。
  种子园的选址至关重要,需要考虑周围杉木花粉隔离条件、交通便利程度、土壤立地条件和环境污染等因素。施季森教授一行经过细心查看、讨论分析,科学选定了杉木第4代种子园的具体建设位置,这意味着从2019年开始,洋口林场杉木育种的科研力量,将集中投入到杉木第4代种子园建设工作中去,这在杉木多世代育种进程中具有历史性的特殊意义。
  素有“中国杉木育种的摇篮”之称的洋口国有林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同南京林业大学、福建林科院等单位合作。一路精诚协作、风雨同舟、持之以恒,完成了杉木3个世代的遗传改良,现在又即将迈入杉木育种新征程、新时代,“我们将不断推出杉木育种新品系、新技术,确保杉木良种在数量、质量和品种上满足福建省乃至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资源培育需求,为推动我国的林木良种化进程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洋口国有林场场长林强自信地说。
  此次同行开展杉木第4代遗传改良研究的还有南京林业大学陈金慧教授(国家科技英才“万人计划”入选者、科技部科技创新青年领军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所长郑仁华教授级高工(福建省用材树种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国林学会杉木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先进工作者)和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场长林强教授级高工、副场长黄金华教授级高工等科技人员。(福建省林业厅)
福建省林业厅 2018-07-20

关键词 杉木  福建省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