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耐盐碱的柽柳



天阴沉沉, 地潮乎乎。盐碱滩里那一片柽柳的枝条不象平日里那样纤细下垂、婀娜多姿了, 它们象喝了什么兴奋剂似的, 一根根勃然挺起, 预兆着一场阴雨即将来临。 据此, 古人称柽柳为“雨师”, 说它“乃木中之圣者”, 评价确实不低。 其实, 柽柳未雨先知, 并没有什么神秘。它具有泌盐的特性, 为适应盐碱地的环境, 它的根系经常把盐碱吸入体内, 又通过泌腺排出。天快下雨的时候, 空气湿度大, 盐碱吸水膨胀, 枝条便自然挺起。雨后, 纤细的枝条沾上雨水, 又袅袅下垂。我们可千万别小看柽柳的这种特性。一般植物很难在含盐量1%、酸碱度9.8的土壤中生存, 而柽柳却能在其中安然无恙。盐碱地里适当栽些柽柳, 土壤中的盐分就会相应降低。所以, 它是我国改造盐碱地的优良树种之一。 柽柳又叫三春柳、红柳、红荆条, 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主要生长于我国黄河流域和淮海流域。它的根系发达, 主根能深至10米左右, 侧根能向四周伸展5米多; 再加上它鳞片状的细叶能调节水分蒸发。因而除了耐盐碱之外, 它还具有耐干旱、耐水涝、耐贫瘠等优点, 用它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和改善沙荒都是非常理想的。柽柳一身是宝。枝条细而柔韧, 可以编织筐篓, 一亩可割条子三四千斤; 它的树皮含有5%的单宁, 可供提制栲胶; 它的叶子还可入药。 栽植柽柳十分容易, 插条和播种都可以。盐碱、沙荒地以雨季种植为宜。趁大雨下透, 地表盐分下降之后, 在湿土中插条, 一般挖坑一尺见方, 一尺深, 施有机肥一二斤即可; 每窝交叉插两三根插穗, 表土埋在坑底, 踩实后地上露一二厘米; 株行距3×3尺或3×5尺都行。播种育苗要选盐碱较轻的地, 整地灌水后, 用1份种加5份沙混合撒播于畦床上, 再覆盖1厘米—2厘米细沙。幼苗育好后当年就可移植。
刘元复 人民日报 19840112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