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黄金五年”,书写林业科技创新篇章——张守攻在2018年工作会上作工作报告



张守攻院长作工作报告

  1月25日,中国林科院2018年工作会议召开。中国林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守攻作题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凝心聚力助推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支撑生态建设,引领产业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的林业科技发展总体要求,以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为目标,以支撑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为宗旨,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导,中国林科院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服务国家战略成效显著,国家储备林建议被写入“中央1号文件”
  作为林业科技国家队,中国林科院积极开展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现代林业治理体系、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林业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战略咨询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了《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林业国际合作“十三五”规划》、《主要林木育种科技创新规划((2016-2025年)》、《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20)》(修编版)、《全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与价值核算报告》等重要报告和建议100多份。其中关于国家储备林建设报告相关建议被写入了2013年“中央1号文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规划思路研究”获国务院批复。
  同时,开展了森林城市构建技术研究与实践推广,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标准支撑,推动了森林城市建设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牵头编制了雄安森林城市规划,以及“一带一路生态互联互惠”和“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创新行动方案,并获批成立了相应的两个协同创新中心。牵头组织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林业卷的撰写工作,积极参与《林业大百科全书》的编撰。组织出版了中国工程院“科技前沿”系列英文学术杂志《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林业专集。组织专家参与国际公约、标准、进程谈判,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科技支撑。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北斗示范应用系统工程获批,并正式启动。
  为了顺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开展了森林培育、森林生态和木材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群的建设工作;成立了林业碳汇、寒温带林业、城市林业、虎保护等8个非法人内设研究机构。成立了中国林科院天津林业研究所,为国家林业局盐碱地中心在天津市的顺利运行创造了基础条件;成立了中国林科院知识产权办公室,为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填补了我国高分辨率遥感林业应用空白
  五年间,中国林科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7项;鉴定(认定)科技成果231项;获授权专利897项;制修订行业标准206项、国家标准58项、国际标准7项。新增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480项。尤其是在2014年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以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3项,在全国科研院所中经费数和项目数均排名第三。5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在林业系统排名第一。
  通过项目的实施,在系列领域取得了可喜成就。杜仲、毛竹等林木基因组测序取得重大突破,为杜仲、毛竹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构建了杨树、落叶松等转基因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了数字化森林资源监测技术体系,实现了大范围森林资源信息快速精准监测;研发了高分辨率遥感林业应用技术,填补了我国高分辨率遥感林业应用空白;集成创新了天然林保护与生态恢复技术,显著提高了典型退化天然林的生态恢复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探索总结的低覆盖度治沙造林理论与技术模式,基本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区中幼龄林衰败的问题;突破了竹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和农林生物质降解产物定向调控、多联产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使竹材加工技术保持国际领先水平,生物柴油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攻克了低等级混合材高得率制浆清洁生产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高得率制浆技术和装备的垄断。
  同时,与30个省、直辖市及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新增共建机构13个,组织实施院地合作项目332个。为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推动林业扶贫惠民,在湖北省的红安县、河南省的淅川县、南召县等国家级贫困县实施精准扶贫项目9个。主办、参加大型科技对接、技术培训、科普活动等200余场。组织科技特派员500人次服务地方,培训各类人员10000余人次。
  与此同时,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五年来,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林业科研教学机构签署合作协议16项,签约协议100多项。由中国林科院推荐的5位合作专家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推荐的1位合作专家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并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贡献突出的外国科学家代表”。成立了东盟林业合作研究中心,新增引智基地2个。成功举办了国际林联首届亚洲和大洋洲区域大会、中国—中东欧林业科研教育国际研讨会、中美林业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等。积极参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主办大会青年论坛、中国科技治沙边会,协办防沙治沙与精准扶贫边会。承办商务部援外培训班41期(含部长班3期),累计培训学员近1000人次。为有力提升我国林业国际影响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科技创新离不开创新人才。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金融创新的功能,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协调。由此,中国林科院出台了《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励办法》、《院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开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化改革。
  五年来,中国林科院通过“林科讲坛”、凝练“林科精神”、创新激励机制等多种形式,培养科技、管理人才,开展了国际创新团队建设和“中国林科院杰出青年”的评选活动。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25人(团队)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其中1人当选国务院参事,2人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人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1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科技部“创推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
  作为研究生培养科研机构,5年共培养研究生1583人,其中博士490人,硕士1093人,应届毕业研究生总体就业率平均达96%以上。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硕士点1个。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硕士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导158人,硕导233人,培养规模保持在校生1300人左右。五年间,与国内最大木材产业集团联众集团、太尔胶粘剂(广东)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共建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5个,除北京总部外,还成立了中国林科院研究生部南京分部,拓展了办学空间。
科技条件平台逐步完善,填补了林业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空白
  依托中国林科院与东北林业大学联合建设的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填补了林业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空白;作为我国林业行业首批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木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被科技部评为高活跃度联盟;目前,桉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被列入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培育名单;国家林木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主库)已获批建设;新增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地方库)10个,占全国总数10%;新增局级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8个,总数达29个;新增局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总数达18个;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总数达16个;新成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个,总数达11个。所有这些,为科研条件平台的完善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8年,中国林科院迎来建院60周年,全院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谋划今后和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林科院的改革发展方向和林业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张守攻强调,全体干部职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科学谋划改革发展,继续进一步地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学科群建设顶层设计,带动科研、人才、基础设施全面发展;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方案,为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等提供智力支持;瞄准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启动“十四五”全院科技创新工作顶层设计,力争在重大专项、重点专项立项中取得新突破;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和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力度。为推动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维护世界生态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文:王建兰/院办  图:宋平/院办)
中国林科院院办 2018-01-26

关键词 科技  创新  成果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