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7月10日讯 破冰奋进闯新路 ,勇立潮头谋改革。
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国家生态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森工人以崭新的姿态勇敢地站在了改革的潮头。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简称中央6号文件),明确了国有林区的定位和基本职能,提出了国有林区改革的总体目标,部署了国有林区的改革任务。
为了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为了森工百万职工群众的企盼,总局党委响亮的提出了“创新求发展、开放办森工”的口号,把森工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基点定位在创新上,改革传统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奋力走出一条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在森工大地上,以披荆斩棘、勇于开拓之势,以“政企、政事、事企、管办四分开”为核心的改革热潮开始涌动。
改革有益,但改革不易。
要搞好森工改革,必须要拿出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担当精神,以强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全力推进。
总局党委全力推动改革落实,加强责任担当,积极谋划,统筹推进,试点先行,快速实施。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组建专门的领导机构,一边加强对机构编制和改革成本的测算,一边深入内蒙古、吉林森工集团调研考察,借鉴经验,同时开展林区的社会职能机构现状调研,探索推进剥离移交社会职能、协调推进配套改革等相关工作。先后剥离移交了林区电网、广播电视、电话通讯等社会专项机构,整体移交森工检法两院,全面推进了林区公安系统管理体制改革。
2016年7月29日,在金灿灿的收获季里,森工人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的两次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这片全国最大的国有重点林区,掀起了一场解放思想的热浪。在省委党校,刚刚任职的总局党委书记李坤,以高起点的站位畅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向正在这里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龙江两次重要讲话专题研讨班的森工系统领导干部提出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动员令。
这是一堂生动的党课,为全系统的领导干部带来了一场思想的洗礼。
李坤特别强调指出:“不忘初心是根本,解放思想是关键,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振兴是目标。要珍惜省委给我们这次全面系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的机会,站在全局的高度,拿出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状态和勇于担当、乘势而上的精神,投身到林区改革发展中来,集中心思抓发展,一心一意推改革。”
森工人振奋鼓舞、信心倍增;森工人自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场轰轰烈烈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势如破竹在全系统上上下下全面展开。
解放思想的必要前提条件是深入学习。总局党委广泛组织各级中心组集中召开学习会,通过《黑龙江林业报》、总局新闻中心两大宣传阵地,开辟了“解放思想、树立新理念,加快发展、走出新路子”报纸专栏和电视访谈节目,在干部职工层面,开辟“问计发展,咱也说句心里话”专栏,组织干部职工为林区改革发展建言献计。
解放思想,班子是关键。总局党委提出,必须发挥各级班子的火车头和动车组的效应。从8月15日开始,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总局党委组织召开总局、林管局、林业局三个层次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从各级班子成员做起,结合工作实际,找差距、症结、短板,查原因、优势、挑战,定措施、思路、目标,全系统共召开不同层次干部职工座谈会300余次,推出理论文章260余篇,掀起了一场求实、求新、求变的解放思想风暴。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激活了一池春水,成为推动森工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它不仅指出了各级各单位各部门存在的问题,更找到了创新意识不强、市场主体不够、转型发展活力不足等制约森工转型发展的瓶颈,更重要的是找准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总局党委结合森工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对涉及森工林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十四项重大课题调研。在国庆长假期间,李坤驱车几千里,冒雨深入到林业局、林场就深化改革、产业项目、转型发展、群众生活和秋防重点工作进行一线调研,与基层干部群众就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导走出森工林区改革振兴发展新路子进行了座谈交流。
几十场讨论,几百次座谈,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解放思想的春风,吹遍森工大地。
森工各级领导干部以“树正气、在状态、敢担当、重实干、顾大局”的精神和时不我待的勇气,同为梦想耕耘,垒石成峰、功到渠成。
2016年,森工选择柴河、清河、方正、五营4个局作为第一批改革试点。随后,又扩大到双鸭山、鹤立、通北、山河屯、兴隆、大海林、东京城、铁力、新青等9个改革试点。2017年9月3日,森工系统所属松花江、牡丹江、合江林区的23个林业局全部完成重点国有林区管理局的组建工作,这也标志着森工政企、政事、事企、管办“四分开一转型”的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又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重点国有林区改革,2017年6月20日,省委书记张庆伟率领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四大班子到森工就重点国有林区深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明确采取“局省共抓机制”,合力推动龙江森工重点国有林区改革。随后,省委成立了国有林区改革专项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机构编制核定、成本测算与资金筹措、社会职能移交、社会保障完善、企业改制与集团组建等5个工作推进组,全力、务实推动森工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工作。2017年12月,省委召开第二十四次深改组会议研究森工改革情况,明确森工二季度要按新体制运行。2018年3月22日,王文涛省长来到黑龙江后,非常关心森工改革,几次深入森工林区进行调研。今年以来,张庆伟、王文涛多次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协商,多次深入森工林区调研改革工作,指导林区改革实践,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改革工作。对标改革任务表,省委抽调专人组成改革专班,
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森工总局专人组成工作专班,人员与原单位脱钩,封闭集中办公,专职负责研究起草森工改革有关方案和具体组建方案。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落靠责任,健全完善了省委省政府主导、改革专班牵头、有关部门配合、森工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研究起草改革有关方案、办法。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落靠责任,形成了省委省政府主导、改革专班牵头、有关部门配合、森工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凝聚起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
肩负使命,砥砺前行。
省委确立了森工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分立分离”原则,省委森工改革专班拟定《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改组方案》《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章程》和《黑龙江省森工政府行政职能移交及办社会职能实施方案》《黑龙江省农垦和森工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相关人员待遇政策》《黑龙江省农垦和森工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黑龙江省农垦和国有林区政府行政职能移交及办社会职能改革财政管理体制调整暂行办法》四个配套文件,经省政府第六次常务会议审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省政府以正式文件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征求意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复函。近期,省委省政府将以正式文件下发执行。
龙江森工按照国家、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部署,通过试点,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国有林区管委会承接社会管理、国有林管理局履行资源管理、划转并成立的经营公司承接企业职能的方正改革模式;属地政府承接社会管理、国有林管理局履行资源管理、分离公司市场化运营的五营改革模式;国有林管理局依据《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条例》履行资源管理、代管社会职能,经营公司承接企业职能的清河、柴河改革模式……
森工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以政企分开为突破口,率先组建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体系,以资本为纽带,推动资源优化重组,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林区职工收入,推动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为打造生态产业“航母”提供有力保障,逐步注册成立相关子公司,将23家林业局组建以公益性为主的森林经营公司,按照集团董事会、经理层制定的有关方案,推动组建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和林药经营、资产经营、财务公司的子公司。
从林区“治危兴林”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再到林区全面停伐转型,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是破解森工发展难题的钥匙。
一次次行之有效的改革,让森工林区实现了活血化瘀、祛寒排毒。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用新理念,激发新动力;用新思维,转换新动能;用新举措,促进新发展。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伊春林区考察调研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森工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并召开了全省森工系统旅游工作推进会议,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依托基础,科学谋划,精准定位,不断发展壮大森工旅游产业,打造冰雪经济制高点和主战场,为龙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如今,打开森工林区旅游版图,施业区内雪乡、亚布力、凤凰山等A级以上景区有48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8家。各旅游景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打造森林旅游升级版,引入森林康养新概念,不断培育林区转型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2017年,“三江”林区旅游产业收入达到37.4亿元,游客784万人次,亚布力、雪乡成为全省冰雪旅游龙头。
管理出效益,改革增活力。
强化管理是森工永恒的主题,“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是精髓所在。森工立足当前抓管理,谋划长远抓产业,刀刃向内,优化行政工作流程、规范行政行为,用发展促改革,用管理推改革。
2017年,在全省森工工作会议上,总局党委提出了 “486”
产业规划蓝图,谋划出“划分四大板块、发展八大产业、加速形成六条产业链”“创新求发展、开放办森工”的理念,创新产业发展举措,创建“互联网+”“营销平台”等新业态、新平台。引资融资初现成效,全年招商引资52.2亿元,与中林集团、农发行分别签署200亿元战略投资协议。龙跃园区作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海林、绥阳局原料进口、木材精深加工产品出口跨境产业链已经形成,森工改革发展和产业转型在加速前进。
森工从多个维度出发,政策设计、连片部署、社会动员,形成比较完备的领导机制和创业平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以大项目建设引领产业发展,努力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集团化运营的产业发展格局,深度推动林下经济结构性、战略性、系统性调整。
全林区深入实施产业转型攻坚战,在林上、林中、林下、林缘立体发展模式中,初步形成了林粮、林畜、林禽、林蜂、林蛙、林渔、林菌、林果、林药等十大绿色食品基地建设。13大类500余种“源于黑土地、产自大森林”的“黑森”绿特色产品,亮相全国12个省重点城市里的26家黑森绿色食品销售中心旗舰店、200家加盟连锁店。
产业转型步伐全面提速。2017年,林区产业总产值完成587.5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员营销实现销售额7.45亿元,其中平台线上交易5035万元,实现了从木材生产向森林旅游、森林绿色食品为代表的新型产业的根本转变。
改革总要伴随着阵痛,要想在转型期抽丝剥茧,就要顺势而为,逆势而上!
中央6号文件下发的四年间,总局党委始终把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作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在改革中保生态、促发展、惠民生。
坚持严守生态红线,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同比天保工程初期,森林面积增加1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10.6个百分点,森林总蓄积提升了42.5%,公顷蓄积由78.6立方米提高到104立方米,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持续增长。
改革,让林区社会更好地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之中,更多的惠民政策覆盖林区百姓,增强了林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释放了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红利。按照“过上好日子”的要求,总局党委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每年完成为民利民十件实事。加大棚改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职工居住条件、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2017年,企业职工年均增长工资2772元,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达到3.5万元,职工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林区职工的幸福,藏在百姓的日子里,绽放在老百姓的笑脸上。
每天傍晚华灯初上,绥棱重点国有林管理局中心广场上人流如织,忙碌了一天的林区职工扬起彩扇、翩翩起舞,灯光夜市、音乐啤酒广场等“夜生活”场合,早已灯火通明,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享受着这种悠闲的时光。该局每年都要在中心广场和文化宫组织30多场群众性文体活动,绥棱局也被确认为“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清河重点国有林区,处处洋溢着幸福的味道。清福老年公寓里,老人们正悠闲看着电视、聊着天。93岁的贾得金正在给大家演唱红色歌曲,声音响亮、气势高昂。清河中学,新修的教学楼里,教师用新型课件在讲课,孩子们认真听课,一脸的纯真与希望。旭升社区的走廊里,挂满了各种协会活动的照片,清河人用这些文化活动,弘扬着清河林区的文化精神,打造着清河特色的文化品牌。
大海林重点国有林区新建3500平方米“一站式”行政服务大厅,集20个行政审批部门、14个服务窗口为一体,形成了完善的服务网络,不仅方便了职工群众,还让林区百姓真正活出了大都市品位。
是的,这就是林区人的家乡,这就是改革后森工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们把日子过得如诗般幸福,如画般美丽,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改革并没有让森工人停滞不前,他们的脚步更快,他们的信心更足,他们的未来更强!
几年来,森工涌现出45个省级文明单位标兵、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建成大型文化广场23个、小型休闲广场500余个、文化场馆40多个。选树了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新时代形象的先进人物,凝聚了干部职工的正能量。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3个国家级、52个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和文明单位、12个文明社区。中国雪乡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和“黑龙江文化产业十大品牌”。
创新不歇脚,开放不停步。2018年全省森工工作会议指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到了攻坚期,森工上下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坚决打好国有林区改革这场硬仗。随之,“打好六个硬仗”的号角响亮吹响——以保护培育森林资源为重点,打好生态建设硬仗;以项目建设为牵动,打好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硬仗;以精准严细为标准,打好强化管理硬仗;以提升软实力为方向,打好繁荣林区文化硬仗;以提高百姓福祉为根本,打好民生改善硬仗。
以改革的精神、靠改革的勇气、用改革的方法,把蕴藏着必然性的机遇,变成森工林区发展的现实。会议确定了森工总体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创新求发展、开放办森工,深化国有林区改革,强化生态保护和资源培育,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转型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推进新时代现代化新林区建设。
新的奋斗目标,赋予了我们更加高远的视野。肩负重任的森工人,脚步不歇,奋力前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大改革推进力度,一手抓改革、一手促发展,一手抓生态、一手惠民生,向着新未来,扬帆起航。
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启了,一个新的征程波澜壮阔!(龙江森工)
龙江森工 201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