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铁铮报道 由台湾同胞为大陆林业优秀科技专家设立的奖励基金10月17日第十次颁奖。迄今为止,共有54位林业知名专家、学者获得了这项以台湾林业教育家刘业经教授命名的奖励基金的褒奖。
台胞为大陆林业专家设奖,学生以老师名义设立的基金奖励了老师的老师,这些都使得这项基金在海峡两岸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已故台湾中兴大学森林系教授刘业经,是我国著名林学家,曾为培养林业人才和推进林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学生为了纪念老师的功绩,于10年前捐资,在大陆设立了我国林业领域第一个民间的奖励基金。台胞设基金奖励大陆林学家之举,不但促进了林业事业的发展,在促进海峡两岸林业科技工作者的交流和沟通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项基金的获奖者们分布在全国与林业紧密相关的20多个学科或专业方向,分别来自林业院校、科研和设计院所、生产及管理部门,均是在我国林业界作出突出贡献的林业专家。其中,既有木材工业专家王凯、木材学家申宗圻等林界泰斗,也有优秀青年林木遗传育种专家陈晓阳、森林经理专家张守攻等后起之秀。
最具戏剧性的是,刘业经教授的学生祈豫生先生出于对老师的景仰设立了这项基金。第三届获奖者中的著名植物学家汪振儒教授,又是刘业经教授早期的老师。学生以老师的名义设奖,奖励了老师的老师,成为基金设立以来最热门的佳话。如今,刘业经教授已经故去,但他的老师汪振儒教授依然健在。这位97岁高龄的泰斗,出席了10月17日的基金设立十周年的大会,接受了他的学生、他的学生的学生们的祝福。
■新闻延伸
5位专家成为最新获奖者
本届刘业经奖励基金5位获奖者为:林业调查规划技术专家、教授级高工李留瑜,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家、教授王礼先,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干燥专家、教授顾炼百,广西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与植物学专家、研究员温远光,中国林科院林业政策研究专家、研究员李智勇。
李留瑜早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是我国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他率先倡导在森林调查生产中应用抽样技术,提出把中国的森林调查按林业生产需要分为三类的主张,还提出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中采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组织开展遥感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
王礼先在“小流域土地资源信息库在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效益研究”、“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用水研究”等项目中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他曾代表中国参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起草工作,现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专家组成员,获得过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
在木材干燥技术的教学、科研和推广领域,顾炼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旋风燃烧法干燥木材的研究”、“短周期工业材木材干燥技术的研究”、“单板类人造板干燥工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并进行了广泛推广。
温远光完成了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和植物资源考察,岩滩水电站库区等14个重大项目的植被和植物资源调查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桉树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初始植物泛指体组成假说、石漠化的生态治理技术和综合治理技术。
李智勇长期从事林业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在国家战略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中任核心专家,还在人工林环境成本、私有林政策、城市林业政策、林业科技发展评价等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
铁铮 中国绿色时报 20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