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号 CN201911309992.5
专利名称 一种漏斗大孔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专利类型 发明
年份 2020
公开号 CN110892847A
公开日 2020.03.20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 A01G18/20
申请日 2019.12.18
申请人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国家省市 辽宁
联系地址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四段820号
发明人 钟丽娟 池景良 赵新海 张庆华 陈飞 王艳华 韩冰 关艳丽
代理人 王佳佳
代理机构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内容摘要 一种漏斗大孔菌的人工栽培方法,采集野生漏斗大孔菌子实体,于无菌条件下将子实体自菌柄中央处撕开,用接种针挑取菌柄与菌盖交接处取野生漏斗大孔菌组织块,经过两次提纯复壮,制作母种,将母种于无菌条件下转接至二级菌种培养基,制作原种,最后制作生产种,进行接种栽培,出菇管理,接种栽培时栽培料为木屑、麸皮、石膏、石灰、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氯化钙。优点是:该菌株极易形成子实体,驯化转化率高,平均生物学转化率为43.7%,头潮子实体生物学转化率为26.4%,且该菌种为耐高温食用菌品种,可以作为常规香菇和黑木耳生产空闲期补充品种,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主权利要求 1.一种漏斗大孔菌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母种:a.采集野生漏斗大孔菌子实体,于无菌条件下将子实体自菌柄中央处撕开,用接种针挑取菌柄与菌盖交接处,取(0.3~0.6)mm×(0.3~0.6)mm的野生漏斗大孔菌组织块,备用;b.将含有综合PDA培养基的平皿中央用接种针抠一条宽为0.5cm~1cm的左右方向贯穿槽,槽深至平皿底面;将野生漏斗大孔菌组织块接种于槽一端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活力旺盛的部分会优先穿越没有培养基的槽到达另一端培养基上,将率先生长至槽对面的尖端菌丝接种至另一块综合PDA平板上,35℃培养3天,完成一次提纯复壮;c.重复步骤b,完成第二次提纯复壮;d.将经历两次提纯复壮的菌丝,转接至含有综合PDA培养基的斜面试管,30℃~35℃培养4天,菌丝长满斜面于无菌条件下接种至母种斜面培养基,母种培养基为综合PDA加富培养基,置于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待斜面长满即得母种;(2)制作原种将母种于无菌条件下转接至二级菌种培养基,所述二级菌种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置于35℃恒温培养,固体培养时,菌丝长满栽培瓶,即得固体原种;液体培养时,80%以上液体菌种形成菌球,即得液体原种;液体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细木屑粉5%,葡萄糖10%,磷酸二氢钾2%、硫酸镁2%,其余为水;固体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细木屑65%、玉米粉10%、麸皮10%、葡萄糖5%、磷酸二氢钾2%、磷酸氢二钾1.5%、硫酸镁1.5%、谷氨酸钠2%、蛋白胨1%、石灰1%、石膏1%;(3)制作生产种将固体原种或液体原种于无菌条件下接种至装有生产种培养料的栽培袋中,栽培袋生产采用窝口插棒方式,无菌棉塞或无菌海绵封口,30-35℃培养,待菌丝吃料满袋后得到生产种;生产种培养料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细木屑65%、玉米粉10%、麸皮20%、谷氨酸钠2%、蛋白胨1%、石灰1%、石膏1%;(4)接种栽培将生产种无菌接种至装有栽培料的栽培袋中,30℃~35℃恒温、避光培养,空气湿度控制在40%~60%,养菌过程中监测二氧化碳浓度,不得高于3500ppm,待菌丝装满袋后,将温度控制在28℃~33℃,空气湿度40%~60%条件下,后熟15天~20天后,待菌袋转色,菌皮表层出现珊瑚状小凸起,进行出菇管理;其中,所述栽培料配方以重量百分比计为:70%~78%木屑,17%~20%麸皮,1%~2%石膏,1%~3%石灰,0.5%~1.5%磷酸氢二钾,0.5%~1.5%磷酸二氢钾,0.5%~1.5%硫酸镁,0.5%~1.5%氯化钙;所述栽培料的含水量为55%wt~65%wt;(5)出菇管理整个出菇管理阶段控制出菇环境温度在24~33℃之间,空气相对湿度调整至85%~95%,保证出菇环境的空气流通;将菌袋窝口处的塑料袋抻出,使菌袋口边缘高于菌棒顶部9厘米~10厘米,2天~4天,菌棒顶部开口处形成丛生或单生原基,继续保持通风和保湿,同时散射光照射时间满足8小时~14小时,原基分化形成菌柄,继续培养1天~2天,即可分化出菌盖;分化出菌盖后,子实体进入快速生长,1天~2天子实体菌盖直径即可达35mm~60mm,采收。
PDF文件 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