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lyqk009058
中文标题
41个闽楠家系苗期生长节律及早期选择
作者
林昌礼
程亚平
葛永金
沈爱华
钱其霞
杨艺薇
王军峰
作者单位
1. 云和县林业局, 浙江 云和 323600;
2. 庆元县庆元林场, 浙江 庆元 323800;
3. 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4.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杭州 310023;
5. 丽水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浙江 丽水 323000
期刊名称
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
2020
卷号
0
期号
8
栏目名称
学术研究
中文摘要
对41个闽楠(Phoebe bournei)家系1年生苗木的生长节律进行观测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9月为苗高的旺盛生长期,大部分家系苗高生长速率在8月最大,苗高生长量最大值为41.75±6.56 cm,且各家系间差异较大。地径旺盛生长季则出现在10-11月,大部分家系生长峰值出现在10月,地径生长量最大值为4.12±0.51 mm,各家系间差异较小。对不同闽楠家系苗高和地径综合评价和排序,表现最优的家系为13号,其苗高比参试家系平均苗高(30.46 cm)高37.06%,比平均地径(3.77 mm)高4.48%。按10%的入选率,筛选出13号、12号、15号、10号、14号等5个家系为优良家系。
关键词
闽楠
Phoebe bournei
家系
苗高
早期选择
基金项目
浙江省省级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主要珍贵树种适生环境与高效复合经营技术研究(2017C02028)。
起始页码
52
截止页码
55
作者简介
林昌礼(1963-),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林木育苗和林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1241173289@qq.com
分类号
S792.24
DOI
10.13456/j.cnki.lykt.2019.09.12.0002
参考文献
[1] 葛永金, 王军峰, 方伟, 等. 闽楠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气候特征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4(4):749-753.
[2] Yongjin Ge, Yuejun Liu, Aihua Shen, et al. Fengshui forests conserve genetic diversity:a case study of Phoebe bournei (Hemsl.) Yang in southern China[J].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2015, 14(1):1986-1993.
[3] 姜顺邦, 张怡, 韦小丽, 等.不同闽楠优树子代苗期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比较[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1):51-59.
[4] 欧建德. 闽楠优良家系和单株的早期综合选择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5, 35(1):33-37.
[5] 刘宝, 陈存及, 林达定, 等. 21个闽楠种源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6(1):115-121.
[6] 刘军, 姜景民, 陈益泰, 等.闽楠种子轻基质容器育苗及优良家系选择[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 26(6):70-73+228.
[7] 江香梅, 肖复明, 叶金山, 等. 闽楠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地理变异及遗传参数估算[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0(4):666-670.
[8] 刘宝, 陈存及, 陈少杰, 等.闽楠种源苗期试验初步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7, 27(3):213-216.
[9] 何小勇, 柳新红, 袁德义, 等. 不同种源翅荚木的抗寒性[J].林业科学, 2007, 43(4):24-30.
[10] 周志春, 范辉华, 金国庆, 等. 木荷地理遗传变异和优良种源初选[J].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6):718-724.
[11] 王旭军, 张日清, 许忠坤, 等. 不同种源红榉苗期生长节律的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 33(7):31-34.
[12] 申文辉, 朱积余, 刘秀, 等. 红锥种源区域试验与优良种源选择[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 34(3):11-17.
[13] 吴际友, 黄明军, 陈明皋, 等. 闽楠种源苗期生长差异与早期选择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 35(11):1-4
PDF全文
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