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科信所期刊全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竹工艺



编号 lyqk011511

中文标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竹工艺

作者 涂心睿  赵文娟  陈红  尚莉莉 

作者单位 1. 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 南京 210037;
2. 国际竹藤中心 北京 100102

期刊名称 世界竹藤通讯 

年份 2024 

卷号 22

期号 4

栏目名称 学术园地 

中文摘要 传统竹工艺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符号,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凝结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传承着独属于中国的文化基因。文章阐述了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竹编、竹刻、竹壳雕、竹制乐器、竹纸等传统竹工艺的文化内涵与特征,分析了传统竹工艺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关键词 传统竹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竹文化  文化传承  中国 

基金项目 国际竹藤中心基本业务费项目(1632021014)。

英文标题 Traditional Bamboo Crafts in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s

作者英文名 Tu Xinrui, Zhao Wenjuan, Chen Hong, Shang Lili

单位英文名 1. College of Furnishings and Industrial Design,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China;
2.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Bamboo and Rattan, Beijing 100102, China

英文摘要 Traditional bamboo craft is a unique folk cultural symbol in China, with strong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condensed wisdom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inheritance of Chinese cultural gen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bamboo crafts that are in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s, such as bamboo weaving, bamboo carving, bamboo rhizome carving, bamboo musical instrument and bamboo paper,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confro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bamboo craft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with the aim to help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英文关键词 traditional bamboo craf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bamboo culture;cultural inheritance;China

起始页码 97

截止页码 103,123

作者简介 涂心睿(2001-),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绿色竹家居材料。E-mail:njfutxr27@163.com。

通讯作者介绍 陈红(1986-),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绿色竹家居材料、竹家具制造工艺。E-mail:chenhong@njfu.edu.cn。

E-mail chenhong@njfu.edu.cn

DOI 10.12168/sjzttx.2024.05.24.001

参考文献 [1] 汤小虎, 田治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设计途径研究: 以传统竹编工艺为例[J]. 重庆建筑, 2023, 22(4): 41-43.
[2] 何维荣. 传统竹编工艺在陈设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 东方收藏, 2022(6): 106-108.
[3] 陈金栓. 楚国竹编工艺特性及其审美研究[J]. 竹子学报, 2023, 42(1): 61-67.
[4] 冯鹏飞, 李玉敏. 2021年中国竹资源报告[J]. 世界竹藤通讯, 2023, 21(2): 100-103.
[5] 唐思. 传统竹工艺产品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 工业设计, 2019(12): 130-131.
[6] 黄荟霖, 黄彦娜, 徐夏巍. 东阳竹编的发展现状及其当代保护[J].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21: 105-127.
[7] 卢芹娟, 黄士波. 嵊州竹编[M]. 杭州: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9.
[8] 张本俊, 吴菡晗. 西南地区竹编工艺数字化平台建构及创新应用研究[J]. 包装工程, 2023, 44(2): 349-357.
[9] 吴元星. 竹刻语言的工笔刻画与架座衬饰[J]. 雕塑, 2021(6): 82-83.
[10] 马良义. 竹工艺文化及开发利用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1.
[11] 黄静雅, 林惠群. 浅谈莆田留青竹刻的价值与保护传承[J]. 艺苑, 2018(6): 105-107.
[12] 刘璇, 陈红. 竹笋壳研究与应用现状[J]. 世界竹藤通讯, 2023, 21(3): 69-74.
[13] 钱凯一. 浅谈中国竹刻艺术的流变与传承: 以常州留青竹刻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 2013(9): 37-38.
[14] 卞证. 常州留青竹刻的艺术特征研究[J]. 美与时代(中), 2015(11): 133-134.
[15] 郑杰修. 非遗视阈下大竹竹唢呐的整体性及活态性保护[J]. 四川戏剧,2020(7): 104-106.
[16]连彩萍, 钟婧玮, 陈红, 等. 中国竹乐器及其文化内涵分析[J]. 家具, 2022, 43(2): 73-78.
[17] 张强, 肖杨新.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竹琴口述史[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1): 123-128.
[18] 关传友. 中国竹纸史考探[J]. 竹子研究汇刊, 2002, 21(2): 71-78.
[19] 郑元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手工技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四川夹江竹纸制作技艺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34(11): 119-122.
[20] 李元. 陕西长安北张村传统造纸工艺考察与研究[D]. 西安: 西安美术学院, 2009.
[21] 黄蓓. 手工造纸工艺下的非遗保护研究: 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 造纸与印刷》[J]. 中国造纸, 2020, 39(3): 113-114.

PDF全文 浏览全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