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科信所期刊全文

我国国有林区林业生态产品供给博弈分析



编号 lyqk009510

中文标题 我国国有林区林业生态产品供给博弈分析

作者 张洪瑞  刘欣 

作者单位 1. 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
2.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0093

期刊名称 世界林业研究 

年份 2021 

卷号 34

期号 3

栏目名称 问题探讨 

中文摘要 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也是推进生态惠民的有力抓手。文中基于博弈论方法分析作为宏观主体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与作为微观主体的森工企业和林区职工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探讨目前我国国有林区以政府为核心的林业生态产品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应由单中心的政府主导供给模式转向多中心的林业生态产品供给模式,并且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优化供给模式。

关键词 林业生态产品  供给主体  供给模式  国有林区  博弈  中国 

基金项目 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基金“基于环境供给侧改革的林业生态产品供给研究——以山东与东三省对比为例”(663/1119713);2018年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教改项目(2018-178)

英文标题 Game Analysis of Forestry Ecological Products Supply in the State-owned Forest Regions of China

作者英文名 Zhang Hongrui, Liu Xin

单位英文名 1. College of Management,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109, Shandong, China;
2.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0093, China

英文摘要 Enhancing the ecological products supply capacity is not only the cornerstone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but also a powerful propelling force to produce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for the peo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at the macro level and the forest industry enterprises and forest workers at the micro level using the game theory, and clarifi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orestry ecological products supply mode with the government as the core element in the state-owned forest regions of China.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upply mode should be shifted from government-led single-centered model to multi-centered supply model, and the corresponding supply optimization mode should be taken in line with different situations.

英文关键词 forestry ecological product;supply entity;supply mode;state-owned forest region;game theory;China

起始页码 117

截止页码 122

投稿时间 2020/1/12

最后修改时间 2021/4/28

作者简介 张洪瑞,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E-mail:zhanghongrui2005@163.com

通讯作者介绍 刘欣,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林经济管理与生态功能区,E-mail:lx2005_mail@163.com

E-mail zhanghongrui2005@163.com;lx2005_mail@163.com

分类号 F326.2,F762.4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32.y

参考文献 [1] 易要兵, 洪名勇. 林业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2):56-58.
[2] 王顺彦, 陈建成. 林业生态工程投融资主体的博弈行为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2008(34):50-53.
[3] 崔丽娜. 林业经济发展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基于博弈论视角[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25(5):54-56.
[4] 罗金, 张广胜. 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林业生产决策分析: 基于进化博弈理论视角[J]. 林业经济问题,2011,31(1):20-23.
[5] 秦全胜, 李智勇. 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博弈分析[J]. 林业经济,2013(12):47-53.
[6] 戴芳, 冯晓明, 宋雪霏. 森林生态产品供给的博弈分析[J]. 世界林业研究,2013,26(4):93-96.
[7] 付莲莲, 邓群钊. 农户参与新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的博弈分析[J]. 生态经济,2015,31(7):96-100.
[8] 陈丽荣, 曹玉昆, 朱震锋, 等. 碳交易市场林业碳汇供给博弈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2015,35(3):246-250.
[9] 林黎. 我国生态产品供给主体的博弈研究: 基于多中心治理结构[J]. 生态经济,2016,32(7):96-99.
[10] 仲维维, 张滨, 张洪瑞. 国有林区林业经济转型博弈分析: 基于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J]. 林业经济,2017,39(12):46-49.
[11] 邢玉升, 陈东旭. 基于演化博弈的生态林业补偿机制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5):77-87.

发布日期 2021-05-11

PDF全文 浏览全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