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科信所期刊全文

森林社会经济效益问题探讨



编号 lyqk008274

中文标题 森林社会经济效益问题探讨

作者 谢聪  徐晋涛 

作者单位 1.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3;
2.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北京 100871

期刊名称 世界林业研究 

年份 2020 

卷号 33

期号 3

栏目编号 3

栏目名称 问题探讨 

中文摘要 有关森林效益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林业经济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定义和内涵尚无统一定论,而与此密切相关的森林社会经济效益常被认为是森林经济效益和森林社会效益的相加。文中在分析已有文献中森林经济效益和森林社会效益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以森林外部性和森林对社会经济产生作用的直接性或间接性为依据,对森林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解释,并结合其与森林经济效益和森林社会效益的关系提出狭义的森林社会经济效益和广义的森林社会经济效益的概念。

关键词 森林社会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外部性 

基金项目 瑞典海外发展署项目“中国三北防护林(绿色万里长城)工程社会经济效益评估”(MS-255)。

英文标题 A Discussion on Forest Socioeconomic Benefit

作者英文名 Xie Cong, Xu Jintao

单位英文名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2. National School of Develop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英文摘要 Forest benefit has been a hotspot for the research on forest economics, especially the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of forest, whose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have failed to achieve the consensus, while forest socioeconomic benefit is frequently interpreted as a combine of both forest economic benefit and forest social benefit. By analyzing the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forest economic benefit and forest social benefit, this paper interprets forest socioeconomic benefit based on the externality of forest and the direct or indirect benefit of forests on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present the both narrow-sense and generalized definition of forest socioeconomic benefit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st socio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forest.

英文关键词 forest socioeconomic benefit;social benefit;economic benefit;ecological benefit;externality

起始页码 101

截止页码 106

投稿时间 2019/12/27

最后修改时间 2020/4/19

作者简介 谢聪,男,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森林资源经济学,E-mail:sainkong@hotmail.com。

通讯作者介绍 徐晋涛,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长,环境与能源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资源经济学,E-mail:xujt@pku.edu.cn。

E-mail 徐晋涛,xujt@pku.edu.cn

分类号 F326.2;718.5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41.y

参考文献 [1] 王秉勇.国外森林综合效益综述[R]. 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1987.
[2] 雷孝章,王金锡,彭沛好,等.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J]. 自然资源学报,1999,14(2):175-182.
[3] 张建国,杨建洲.福建森林综合效益计量与评价(续完)[J]. 生态经济,1994(6):10-16.
[4] 弓孟谦.我国社会林业的若干经济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2005(4):25-30.
[5] 中山哲之助,陈大夫.森林公益效能的计量及评价[J]. 林业科技,1987(1):25-27.
[6] 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 科学通报,2000,45(1):17-22.
[7] 郎奎建,李长胜.林业生态工程10种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理论和方法[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1):1-7.
[8] 陈太山,徐巧生.三北防护林经济效果研究[J]. 北京林学院学报,1985(1):1-18.
[9] 康文星,田大伦.湖南省森林公益效能的经济评价[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1,21(3):13-17.
[10] 李周,徐智.森林社会效益计量研究综述[J]. 北京林学院学报,1984(4):61-70.
[11] 袁琳,刘存仓.森林社会效益评价初探[J]. 林业经济,2003(7):43-45.
[12]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测报中心.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J]. 林业经济,2005(10):7-12.
[13] 马超驿,于晓萍.森林的社会经济效益[J]. 内蒙古林业,1983(5):26.
[14] 余建辉,张建国.林业经营综合效益研究[J]. 世界林业研究,1992,5(4):1-5.
[15] 迟维韵.关于森林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几个问题[J]. 生态经济,1986(4):2-7.
[16] 李勇.我国重大生态工程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为例[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49-51.
[17] 廖为明.森林综合效益计量评价方法浅析[J]. 江西林业科技,1993(1):13-17.
[18] 葛守中.森林总经济价值核算研究[J]. 统计研究,1999(7):10-15.
[19] 陈宏,银路.直接经济效益变动对完全经济效益的影响[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3,22(3): 329-334.
[20] 张建国,余建辉.生态林业的效益观:林业综合效益初步[J]. 林业经济问题,1991(3):1-8.
[21] 岳上植.森林社会效益核算[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22(6):16-22.
[22] 张颖,侯元兆,魏小真,等.北京森林绿色核算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5(增刊1):232-237.
[23] 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J]. 生态学报,1999(5):607-613.
[24] 陈应发,陈放鸣.国外森林资源环境效益的经济价值及其评估[J]. 林业经济,1995(4):65-73.
[25] 许坚.生态效益与生态经济效益的界定:兼与张叶先生商榷[J]. 生态经济,1994(2):17-20.
[26] 马传栋.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价值论基础[J]. 东岳论丛,1986(3):25-30.
[27] 何乃维,贲克平.生态农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6(5):25-30.
[28] 慕长龙,龚固堂.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述评[J]. 四川林业科技,2000,21(1):13-19.
[29] FREEMAN A M,HERRIGES J A,KLING C L.The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values: theory and methods[M]. Washington DC:Resources for the Future,2003:441-443.
[30] PERMAN R,MA Y,MCGILVRAY J,et al.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M]. 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3:605-615.
[31] 马国青,宋春姬.森林效益评价与公益林生态补偿问题的思考[J]. 防护林科技,2002(1):41-44.
[32] 张毓雄,姚顺波.森林社会效益的核算与比较[J]. 统计与决策,2014(2):29-32.
[33] 傅先庆.林业社会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34] 张祖荣.我国森林社会效益经济评价初探[J]. 重庆师专学报,2001,20(3):23-26.
[35] 周晓峰.中国森林与生态环境[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36] 柯水发,王宝锦,张晓晓.森林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探析[J]. 林业经济,2017(11):65-76.
[37] 张颖.森林社会效益价值评价研究综述[J]. 世界林业研究,2004,17(3):6-11.
[38] 赵德武.论社会管理型的企业社会会计模式[J]. 财经理论研究,1996(3):86-89.
[39] 李岩.林业产业的公共性与林业的税费改革[J]. 学术交流,2004(4):93-97.
[40] MERLO M,BRIALES E R.Public goods and externalities linked to Mediterranean forests: economic nature and policy[J]. Land Use Policy,2000,17(3):197-208.
[41] ÖZTVRK A,TVRKER M F,PAK M.Economic valuation of externalities linked to Turkish forests[J]. 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4(11):1251-1259.
[42] 薛建辉,李苏萍.城市森林效益与可持续性研究展望[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1):31-35.

PDF全文 浏览全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