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科信所期刊全文

外源激素对杜仲苗形态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编号 lyqk009048

中文标题 外源激素对杜仲苗形态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作者 袁婷  杨正伟  秦利军  赵德刚 

作者单位 1.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贵阳 550025;
2.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贵阳 550006

期刊名称 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 2020 

卷号 0

期号 8

栏目名称 学术研究 

中文摘要 为给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栽培生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对杜仲苗喷施不同外源激素后,对杜仲苗的株高、节间距、基茎、叶片数、叶长、叶宽及光合作用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0 mg/L GA3和20 mg/L ABA对杜仲苗株高有极显著促进生长的作用(P<0.01),且杜仲苗叶片数显著增多(P<0.05),其中以GA3效果最为显著;而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0 mg/L 2,4-D对杜仲苗各形态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喷施后第5天和第20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第10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8:00—14:00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20 mg/L 2,4-D能有效增强杜仲苗的光合速率。

关键词 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Oliv.  外源激素  形态特征  光合作用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杜仲橡胶颗粒蛋白编码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No.31870285);贵州省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GNYL[2017]009)。

起始页码 8

截止页码 14

作者简介 袁婷(1995-),贵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介绍 赵德刚(1961-),理学博士,贵州大学教授。

分类号 S792.99

DOI 10.13456/j.cnki.lykt.2019.07.22.0001

参考文献 [1] 杜红岩. 杜仲优质高产栽培[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11-13+215-219.
[2] 李芳东, 杜红岩. 杜仲[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261-280.
[3] 杨丹, 黄慧珍. 杜仲胶的研究与发展[J]. 世界橡胶工业, 2009, 36(7):13-17.
[4] 杜红岩, 赵戈, 卢绪奎. 论我国杜仲产业化与培育技术的发展[J].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5):554-561.
[5] 严瑞芳. 杜仲胶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 化学进展, 1995, 7(1):65-71.
[6] 张乔. 杜仲橡胶的开发与利用[J]. 橡胶工业, 1996, 43(11):690-693.
[7] 杜红岩, 李钦, 赫锦锦, 等. 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中几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J].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2):230-233.
[8] 陶奇波, 白梦杰, 韩云华, 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应用[J]. 草业科学, 2017, 34(6):1238-1246.
[9] 宋吉轩. 干旱胁迫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羊草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与转录组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 2017.
[10] 位劼.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J]. 防护林科技, 2018(2):33-34.
[11] Sharma DK, Dubey AK, Srivastav M, et al. Effect of putrescine and paclobutrazol on growth, physi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nutrient acquisition of salt-sensitive citrus rootstock Karna khatta (Citrus karna Raf.) under NaCl stress[J].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2011, 30(3):301-311.
[12] Steinberg SL, Zajicek JM, Mcfarland MJ. Water relations of hibiscus following pruning or chemical growth regul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991, 116(3):465-470.
[13] 陈书强. 外源生长调节剂对直立穗型近等系农艺性状的影响[J]. 种子, 2016, 35(5):76-79.
[14] 李鹏程, 郁松林, 符小发, 等. GA3对葡萄果实成熟期叶片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19(3):144-149.
[15] 许丽娟, 刘海轩, 吴鞠, 等. 生长抑制剂对大叶黄杨形态及光合作用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 2018, 31(6):89-97.
[16] 宁倩, 吴金水, 李宝珍, 等. 水稻苗期生长特性对不同浓度IAA的响应[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2):235-238.
[17] 张笑寒, 赵德刚, 何友勋, 等. 杂交水稻毕粳优210及其亲本光合特性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6, 31(3):381-386.
[18] 廖玲, 曹淑燕, 荣毅, 等. 不同砧木对黄果柑光合特性、光合作用关键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5):769-775.
[19] 郭悦聪. 植物激素的分析与调控[J]. 城市地理, 2016(18):233.
[20] 徐小蓉, 张习敏, 牛晓娟, 等.赤霉素+2, 4-D及赤霉素+丁酰肼对马缨杜鹃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11):131-136.
[21] SUN Taiping.Gibberellin signal transduction in stem elongation & leaf growth[M].Dordrecht:Springer Netherlands, 2010:308-328.
[22] 李宗霆, 周燮.植物激素及其免疫检测技术[M].南京:江苏农业出版社, 1996:250-284.
[23] 郑洁, 胡美君, 郭延平. 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调控及其机理[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7):1619-1624.
[24] 刘蕊, 李德红, 李玲.2, 4-二氯苯氧乙酸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 2004(S2):71-75.

PDF全文 浏览全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