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lyqk009224
中文标题
小兴安岭地区退化林修复经营技术
作者
兰倩
邬可义
王冬雪
陆霁
李婷婷
梁爽
刘秀芝
卓雷
杨凤江
陈绍志
作者单位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91;
2. 伊春市林业和草原局, 黑龙江 伊春 153000;
3. 美溪林业局, 黑龙江 伊春 153000;
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绿色时报社, 北京 100714
期刊名称
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
2021
卷号
0
期号
2
栏目名称
学术研究
中文摘要
通过对小兴安岭地区2种退化林地类型的实地调查,分析可知该地区退化林是由于过伐后缺乏人工经营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恢复策略主要为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及天然更新相结合,其中以人工更新为主。红松针叶林更新演替退化类型适宜造林树种为红松(Pinus koraiensis),造林株行距为3 m×3 m;云杉针阔混交林更新演替退化类型适宜造林树种为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 var.komarovii),造林株行距为2 m×2.5 m。造林后要辅以扩穴增温、折灌抚育和幼龄林抚育等技术措施巩固造林效果,促进成林。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过伐
更新
造林
演替
红松
Pinus koraiensis
鱼鳞云杉
Picea jezoensis var.komarovii
起始页码
3
截止页码
5
作者简介
兰倩(1984-),生态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森林生态管理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介绍
陈绍志。
分类号
S791
DOI
10.13456/j.cnki.lykt.2020.11.23.0001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第三卷地理志[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 百度百科. 小兴安岭[EB/OL].[2020-11-19].http://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8F%E5%85%B4%E5%AE%89%E5%B2%AD/568160?fr=aladdin.
[3]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地名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4] 谭德轩,雷友才.开县天然次生林的特点与改造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0(13):250-251.
[5] 张晓巍.浅谈次生林树种的合理选择[J].科技致富向导,2013(3):294.
PDF全文
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