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科信所期刊全文

我国固沙植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编号 lyqk008625

中文标题 我国固沙植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作者 孙姗姗  刘新平  何玉惠  张铜会  吕朋  张腊梅  车力木格  王明明  程莉 

作者单位 1.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 兰州 73000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101;
3. 甘肃省通渭县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 甘肃通渭 743300

期刊名称 世界林业研究 

年份 2020 

卷号 33

期号 6

栏目编号 2

栏目名称 各国林业 

中文摘要 我国干旱、半干旱沙区广泛采用种植植物的措施固定流沙,因其可以更持久地、可持续地发挥防护效能。固沙植物以多年生灌木、半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不仅可以良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而且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价值。研究优良固沙植物的饲用价值、绿化价值以及药用价值,对合理开发利用沙区植物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回顾了我国不同优良固沙植物的资源分布情况,综述了沙区植物资源利用概况,包括沙质地区固沙植物的饲料资源、绿化资源以及药用资源利用,探讨了我国固沙植物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及存在问题,提出固沙植物资源的可行性保护措施,为充分发挥沙区植物资源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固沙植物  资源利用  饲用价值  绿化价值  药用价值  中国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科尔沁沙地生态产业优化与示范”(2017YFC05067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沙化土地快速稳定恢复技术集成和研发”(2016YFC05009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降水变化影响下放牧践踏对沙质草地植物幼苗定居的影响”(41801076);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内蒙古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构建与应用开发研究和内蒙古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产业化示范”(Y749BJ1001)。

英文标题 Research Advance in Sand-fixing Plant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China

作者英文名 Sun Shanshan, Liu Xinping, He Yuhui, Zhang Tonghui, Lyu Peng, Zhang Lamei, Chelmg, Wang Mingming, Cheng Li

单位英文名 1. Naiman Desertification Research Station, Northwest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Lanzhou 730000,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3. Tongwei County Forestry and Grassland Service Center, Tongwei 743300, Gansu, China

英文摘要 Plants are widely planted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sandy land of China widely to fix quicksand, which can exert more enduring and sustainable protective function. Perennial shrubs, semi-shrubs and herbaceous plants are considered as the sand-fixing plants, as they can not only well adapt to local natural conditions but also have highly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value. The study of the forage value, landscape value and medicine value of excellent sand-fixing plants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lant resources in sandy land. We review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sand-fixing plant resources in China, and summarize their utilization in sandy areas, including the forage resources, landscaping resources and medicin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With the view to solving the unreasonable phenomena and existant problems in the utilization process of sand-fixing plant resources in China, the practically feasible measures are proposed for the sand-fixing plants protection. 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give play to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plant resources in sandy area such as wind prevention, sand fixation an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also to maximize their economic benefits.

英文关键词 sand-fixing plant;resource utilization;forage value;landscape value;medicine value;China

起始页码 74

截止页码 79

投稿时间 2019/10/24

最后修改时间 2020/4/6

作者简介 孙姗姗,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干旱区植被恢复等方面的研究,E-mail:Ssshan93@163.com。

通讯作者介绍 刘新平,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水文与干旱区植被恢复等方面的研究,E-mail:liuxinping@lzb.ac.cn。

E-mail 刘新平,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水文与干旱区植被恢复等方面的研究,E-mail:liuxinping@lzb.ac.cn。

分类号 F326.2;Q94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31.y

参考文献 [1] 王涛. 走向世界的中国沙漠化防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沙漠, 2001, 21(1):4-6.
[2] 屠志方, 李梦先, 孙涛. 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及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 2016(1):1-5.
[3] 牛存洋, 阿拉木萨, 刘亚, 等. 科尔沁沙地固沙植物根系与土壤水分特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10):106-111.
[4] 王涛, 陈广庭, 赵哈林, 等. 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沙漠, 2006, 26(4):507-516.
[5] 蒋德明, 宗文君, 李雪华, 等. 科尔沁西部地区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J].生态学杂志, 2006, 25(3):243-248.
[6] 曹成有, 滕晓慧, 陈家模, 等. 不同固沙植物材料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 2006, 26(10):1157-1160.
[7] 张颖, 李伦, 曹成有. 科尔沁沙地典型人工固沙植物群落土壤硝化活性[J].生态学杂志, 2011, 30(7):1461-1466.
[8] 赵哈林, 何玉惠, 岳广阳, 等. 风吹、沙埋对沙地植物幼苗生长和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 2010, 29(3):413-419.
[9] 刘保清, 刘志民, 钱建强, 等. 科尔沁沙地南缘主要固沙植物旱季水分来源[J].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7):2093-2101.
[10] 玉柱, 魏馨, 于艳冬, 等. 添加剂对尖叶胡枝子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J].草业学报, 2009, 18(5):73-79.
[11] 刘志民,马君玲. 沙区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1):183-190.
[12] 陈珩, 张志谦.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固沙植物立地条件分区评价[J].中国沙漠, 2006, 26(1):131-136.
[13] 潘伯荣. 我国固沙植物引种的历史及展望[J].中国沙漠, 1987, 7(1):4-11.
[14] 霍建林, 王晓云, 漆建忠. 固沙灌丛及其饲用价值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 1994, 14(7):11-14.
[15] 闫志坚, 高雪峰,高天明. 6种优势固沙植物饲用养分含量及动态研究[J].饲料工业, 2007, 28(11):19-23.
[16] 赵哈林, 曲浩, 周瑞莲, 等. 小叶锦鸡儿幼苗对沙埋的生态适应和生理响应[J].西北植物学报, 2013, 33(7):1388-1394.
[17] 闫志坚, 扬持, 高天明, 等. 6种常用固沙植物的生态经济价值比较[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30(3):163-168.
[18] 黄兆华, 刘媖心. 我国沙区重要蒿属植物的特性及应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1, 5(1):12-21.
[19] 马全林, 卢琦, 张德魁, 等. 沙蒿与油蒿灌丛的防风阻沙作用[J].生态学杂志, 2012, 31(7):1639-1645.
[20] 陈栋, 周海燕, 李培广, 等.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生理生态特性的昼夜变化特征与调节机制[J].中国沙漠, 2015, 35(6):1549-1556.
[21] 苏培玺, 赵爱芬, 张立新, 等. 荒漠植物梭梭和沙拐枣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特征[J].西北植物学报, 2003, 23(1):11-17.
[22] 常学向, 赵文智, 张智慧. 荒漠区固沙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耗水特征[J].生态学报, 2007, 27(5):1826-1837.
[23] 徐世琴, 吉喜斌, 金博文. 典型固沙植物梭梭生长季蒸腾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9):890-900.
[24] 裴玉亮. 新疆不同地理种源梭梭属植物的生长特性比较及优良种源选择[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 2012.
[25] 何士敏, 袁小娟, 汪建华. 中国沙棘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J].现代农业科学, 2008, 15(11):87-92.
[26] 王琳, 冯建菊, 蒋学玮. 沙棘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J].北方园艺, 2002(6):24-25.
[27] 惠学东, 唐建宁, 杨汉国, 等. 宁夏柽柳属植物开发与利用前景浅析[J].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7, 33(2):44-46.
[28] 黄振英, 董学军, 蒋高明, 等. 沙柳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日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2002, 22(4):93-99.
[29] 陈海. 柠条的育苗栽植技术[J].现代园艺, 2019(18):46.
[30] 刘觉非. 小锦鸡儿大产业助脱贫[J].内蒙古林业, 2019(5):16-17.
[31] 于井明, 吴林, 于景瑞, 等. 饲用灌木锦鸡儿单独青贮技术[J].内蒙古草业, 1998(1):64-65.
[32] 闫志坚, 杨持, 高天明. 平茬对岩黄芪属植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12):2311-2315.
[33] 李慧卿. 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固沙植被恢复重建与资源利用中的几个问题分析[J].生态学杂志, 2004, 23(6):182-185.
[34] 迟富新. 陕北沙区植物资源发展现状与保护对策[J].现代园艺, 2012(24):19.
[35] 贺学林, 刘翠英. 毛乌素沙地资源植物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11):196-202.
[36] 周宏斌, 封斌, 高保山, 等. 陕北沙区林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23(4):218-222.
[37] 韩福贵, 徐先英, 尉秋实, 等.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典型固沙植物生殖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沙漠, 2015, 35(2):330-337.
[38] 于景瑞, 王贵东, 鲍振生, 等. 饲用灌木锦鸡儿单独青贮技术研究[J].内蒙古畜牧科学, 1999(2):19-21.
[39] 汪海强. 沙漠地区防风固沙植物的选择[J].现代园艺, 2013, 10(20):172.
[40] 付涌玉. 山柑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10):5863-5865.
[41] 刘翠英, 贺学林,张雄. 毛乌素沙地可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J].水土保持通报, 2006, 26(4):91-95.
[42] 刘生梅. 青海省大通县重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利用及开发[J].青海农技推广, 2007(1):26-27.
[43] 解谦, 周凤, 张晓文, 等. 大同地区防风固沙植物资源调查[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8(4):396-399.
[44] 陈小娜, 邱黛玉, 蔺海明. 甘肃河西五种甘草属植物的植物学特性及药用价值研究[J].草业学报, 2016, 25(4):246-253.
[45] 罗珍, 曹岚, 益西拉姆, 等. 西藏锦鸡儿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西藏科技, 2019(5):50-51.
[46] 张国荣. 强度采挖甘草资源对干旱区环境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3,7(3):363-365.
[47] 温都日呼, 王铁娟, 张颖娟, 等. 沙埋与水分对科尔沁沙地主要固沙植物出苗的影响[J].生态学报, 2015, 35(9):2985-2992.

PDF全文 浏览全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