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lyqk009229
中文标题
退塘还林红树林混交造林技术
作者单位
1.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海口 571199;
2. 海南大学林学院, 海口 570228
期刊名称
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
2021
卷号
0
期号
2
栏目名称
学术研究
中文摘要
对海南陵水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的红树林退塘造林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对红树林造林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经验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总结出一套适用于红树林的多品种配置的退塘还林混交造林技术。
基金项目
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项目(KYYS-2018-31)退塘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以陵水新村港为例。
起始页码
30
截止页码
34
作者简介
吴钟亲(1983-),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技术研究。E-mail:181797862@qq.com
通讯作者介绍
方发之(1968-),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热带珍贵树种培育。E-mail:fangfazhi@126.com
E-mail
fangfazhi@126.com
分类号
Q948
DOI
10.13456/j.cnki.lykt.2020.05.05.0001
参考文献
[1] 魏军发.红树林人工恢复造林技术初探[J].林业科技情报,2014,46(3):46-48.
[2] 吴晓静,冯东升.阳江市红树林的造林技术应用结果分析[J].南方农业,2016,10(36):23-24.
[3] 程梦倩.三亚市红树林生态修复方法研究[J].江西农业,2018(22):82.
[4] 孙斌.红树林造林修复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8,12(20):78-79.
[5] 文玉叶.不同纬度无瓣海桑的繁殖和扩散特性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4.
[6] 谭军.无瓣海桑引种育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2(1):26-27.
[7] 万本清.浅析红树林不同造林方法的效果[J].南方农业,2018,12(21):74-75.
[8] 莫竹承,范航清.红树林造林方法的比较[J].广西林业科学,2001(2):73-75+81.
[9] 成家隆.水东湾深水裸滩红树林造林技术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10] 郝忠勋,龙跃光.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初探[J].林业科技情报,2010,42(3):14.
[11] 万本清.红树林人工造林关键技术[J].乡村科技,2018(19):62-63.
[12] 吕剑泉.海南省红树林资源保护对策及开发利用[C]//2005年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论文集,中国海口:出版社不详,2005:173-176.
[13] 郭雨昕.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经济价值评价[J].黑龙江科学,2018,9(24):42-45+49.
PDF全文
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