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lyqk007594
中文标题
滇橄榄主要栽培品种的物候期及经济性状
作者单位
1. 保山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云南 保山 678000;
2. 保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 保山 678000
期刊名称
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
2019
卷号
0
期号
5
栏目名称
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对云南省滇橄榄(Phyllanthus emblica Linn.)主栽品种及其栽培面积调查、物候期观测、经济性状调查、果实主要化学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滇橄榄主栽品种6个(高黎贡山糯滇橄榄、保山1号、2号、3号、4号余甘子和红珍珠滇橄榄)栽培面积17 098 hm2;2月中旬至3月中旬萌芽,4月上旬至5月上旬开花,果实成熟期9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1月下旬至2月上旬落叶;其平方米冠影果实产量4.2~5.4 kg/m2,果实单果质量14.9~45.9 g、可食率82.9%~90.2%,果肉Vc含量0.412%~0.523%、粗纤维1.30%~2.05%、总糖7.2%~11.1%、总酸1.51%~1.91%、可溶性固形物9.5%~13.2%、水分84%~86.8%。根据品种特性及栽培现状,提出了品种利用策略,为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滇橄榄
Phyllanthus emblica Linn.
品种
物候期
经济性状
化学成分
基金项目
云南省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基金(2015-30);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17HB124)。
起始页码
56
截止页码
59
作者简介
黄佳聪(1966-),正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经济林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Bs_hjc@126.com
通讯作者介绍
杨晏平(1980-),高级工程师,农业推广硕士,主要从事经济林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Bs2160605@163.com
E-mail
Bs2160605@163.com
分类号
S792.99
DOI
10.13456/j.cnki.lykt.2018.07.25.0001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44卷第1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87-89.
[2] PATHANK R K. Status report on genetic resources of Indian gooseberry-Aonla (Emblica officinalis Gaertn)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R]. New Delhi,India:IPGRI, 2003.
[3] 王开良,姚小华,熊仪俊,等.余甘子培育与利用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25(3):397-401.
[4] 李昆, 陈玉德, 谷勇, 等. 云南野生余甘子果实类群及其分布特点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1994,7(6):606-611.
[5] 李曙波,黄佳聪,龚发萍,等.高黎贡山糯滇橄榄品种特性及繁殖栽培技术要点[J].林业科技通讯,2016(2):38-40.
[6] 黄佳聪, 龚发萍. 滇橄榄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措施[J]. 林业调查规划, 2017,42(6):76-80.
[7] 陈敏, 熊月明, 陈祝三. 珍稀果树余干子栽培及加工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1-3, 5.
[8] 吴雪辉,谢治芳,黄永芳. 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和保健功能作用[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 22(6):69-71.
[9] 李昌玲.余甘子的药理研究[J]. 药学进展, 2001,25(4):210-213.
[10] 刘凤书, 侯开卫, 李绍家, 等.余甘子的保健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J].自然资源学报, 1993, 8(4):299-306.
[11] 尹瑞萍, 黄佳聪, 尹光顺, 等. 滇西地区滇橄榄自然居群种实形态多样性与子代苗期生长变异[J].云南大学学报, 2018,40(1):174-182.
[12] 尹瑞萍, 黄佳聪, 尹光顺, 等.滇西地区滇橄榄自然居群子代苗期生长动态[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32(3):128-133.
[13] 黄佳聪, 吴建花, 尹光顺, 等. 滇橄榄不同无性系嫁接试验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 2017, 46(5):68-72.
[14] 黄佳聪,吴建花,龚发萍,等.两个滇橄榄无性系品种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分析[J]. 食品工业, 2015,36(2):290-293.
[15] 吴建花,杨开保,杨晏平,等.滇西地区滇橄榄自然居群果实经济性状变异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 21(2):281-287.
[16] 龚发萍,杨升,蒋华,等.滇橄榄新品种高黎贡山糯橄榄的选育[J].中国果树,2014(3):14-16.
[17] 杨晓霞,黄佳聪,杨晏平,等.余甘子新品种保山1号的选育[J].中国果树,2018(4):85-87.
[18] 罗存贞,郭俊杰,黄佳聪,等.保山2号余甘子优良无性系选育[J].林业科技通讯,2018(6):3-6.
[19] 龚发萍, 石卓功, 黄佳聪, 等. 怒江流域滇橄榄优树选择及优树无性系早期测定[J]. 经济林研究, 2018, 36(1):23-28
[20] 保山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夏雨春旱干热河谷地区滇橄榄早实丰产园快速营建方法:云南,ZL2014-1-0272089.7[P]. 2016-02-10.
[21] DB53/T697-2015. 高黎贡山糯滇橄榄无性系栽培技术规程[S]. 昆明: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05.
[22] 刘绍俊,牛英,刘冰浩, 等. 钼蓝比色法测定沙田柚果肉中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J]. 北方园艺, 2011(1):8-12.
PDF全文
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