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lyqk008778
中文标题
铅胁迫下地被竹的生长响应与铅富集、解毒策略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成都 611130
期刊名称
世界竹藤通讯
年份
2021
卷号
19
期号
1
栏目名称
竹藤前沿
中文摘要
地被竹(Dwarf bamboos)被认为是具有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潜力的克隆植物,但其在铅(Pb)污染环境中的适应策略与解毒机制尚未见报道。文章以6种地被竹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3个浓度水平(0、300、1 500 mg/kg)的土壤Pb胁迫处理,结果表明:1)多数地被竹种会通过“减少新竹生物量分配”和“降低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2种生物量分配策略以适应Pb胁迫逆境;2)地被竹主要将Pb积累分布在地下鞭根系统及老秆中,6个竹种形成了3种不同的Pb富集策略,分别为:“鞭主导老秆协同”(菲黄竹、菲白竹、白纹椎谷笹和狭叶倭竹),“老秆主导鞭协同”(美丽箬竹)和“老秆主导新根协同”(铺地竹);3)在Pb 300和Pb 1 500土壤Pb胁迫处理下,转运系数大于1的竹种有菲白竹(1.51,1.86)、铺地竹(1.38,1.02)和美丽箬竹(1.59,1.11),富集系数大于1的竹种只有铺地竹(1.86,1.06)。进一步以铺地竹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方式,设计4个Pb胁迫水平(0、300、600、900 mg/L),分析其不同器官的亚细胞间隔区域化作用、Pb化学赋存形态以及植物细胞螯合作用,从生理水平到细胞水平揭示出铺地竹的器官Pb解毒策略:1)鞭根系统对Pb的滞留是铺地竹缓解Pb对地上部分伤害的解毒策略之一;2)细胞壁固持是鞭、根、秆的主导Pb解毒策略,液泡区隔化是叶的主导Pb解毒策略;3)根、鞭、秆中的Pb主要以4种低迁移能力(低毒)的化学形态赋存(FNaCl,FHAc,FHCl和FR),叶片中的Pb主要以2种高迁移能力(高毒)的化学形态赋存(FE和FW);4)根系、叶片参与Pb解毒的主要细胞螯合物质不同,前者通过PCs、后者通过GSH发挥解毒作用。综上,铺地竹具有合理的Pb耐受与解毒机制,以及较强的Pb富集能力(在300、1 500 mg/kg Pb污染的20 cm浅层土壤中,一个生长季可分别回收提取238 mg/m2、535 mg/m2土壤Pb),具有Pb污染修复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地被竹
土壤Pb污染
植物修复
生物量分配
Pb富集特征
Pb解毒策略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0541;31870730);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17NZ0008);四川省人社厅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03120270)。
起始页码
65
截止页码
71,73
DOI
10.12168/sjzttx.2021.01.013
参考文献
[1] Cai, X., Jiang, M.*, Liao, J., Yang, Y., Li, N., Cheng, Q., Li, X., Song, H., Luo, Z., Liu, S., 2021. Biomass allocation strategies and Pb-enrich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ix dwarf bamboos under soil Pb stress.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7. DOI:10.1016/j.ecoenv.2020.111500
[2] Jiang, M., Cai, X., Liao, J., Yang, Y., Chen, Q., Gao, S., Yu, X., Luo, Z., Lei, T., Lv, B., Liu, S.*, 2020.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lead detoxification in dwarf bamboo tissues.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193. DOI:10.1016/j.ecoenv.2020.110329
PDF全文
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