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科信所期刊全文

不同补植方式对马尾松人工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编号 lyqk009185

中文标题 不同补植方式对马尾松人工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作者 殷丽  刘卓  刘宪钊  贾宏炎 

作者单位 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北京 100714;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91;
3. 中国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试验中心, 广西 凭祥 532600

期刊名称 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 2020 

卷号 0

期号 12

栏目名称 学术研究 

中文摘要 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伏波试验场选取2种强度间伐后补植不同树种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近自然改造模式T1(补植2种阔叶树种)、T2(补植5种阔叶树种)及未间伐和补植的对照样地T0。分别对2008-2016年8年间3种类型的林分蓄积生长量、单木生长量、直径生长过程、林分水平结构、林分垂直结构、树种多样性、树种重要值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造模式T1、T2的年蓄积生长量均大于对照T0,分别为17.30、17.12、15.33 m3/hm2;单木生长量T1>T2>T0;进界蓄积T1>T2>T0;枯损量对照T0(17.3 m3/hm2·a)远大于各改造样地(无枯损);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 index) T2最高2.466,物种多样性而8年间T1增幅最大,从1.139增加到2.031。从直径生长过程看来,近自然化改造后两年内T1与T2差异不显著,第3年开始T1与T2直径生长开始呈现显著差异(P<0.05)。水平结构T1、T2直径分布由近似正态分布转变为多峰山状分布,T0变化不大。综合看来,短期内T1的改造效果更好,人工补植树种中大叶栎、灰木莲、格木是与马尾松混交生长较为理想的树种,天然更新树种中主要是安息香、油桐木、毛桐生长较好,具有较高的重要值。

关键词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近自然经营  生长动态  林分结构 

起始页码 29

截止页码 34

分类号 S791.248

DOI 10.13456/j.cnki.lykt.2020.11.06.0001

参考文献 [1] 程仲辉.马尾松人工纯林林分改造问题的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 1997(4):69-71.
[2] 马归燕.马尾松天然林病虫害调查[J].中国森林病虫, 2001(2):40-41.
[3] 陆元昌.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4] 陆元昌, 雷相东, 洪玲霞, 等.近自然森林经理计划体系技术应用示范[J].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 30(2):1-6.
[5] LU Y C, LEI X D.Close-to-nature forest management in China:Technical framework and models in practice[C]//Buenos Aires:World Forestory Congress, 2009:18-23.
[6] 陆元昌, 张守攻, 雷相东, 等.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技术[J].世界林业研究, 2009, 22(1):20-27.
[7] 陆元昌, 刘宪钊, 王宏, 等. 多功能人工林经营技术指南[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4.
[8] RICHARD STONE. Nursing china's ailing forests back to health[J]. Science, 2009, 325(5940):556-558.
[9] 宁金魁, 陆元昌, 赵浩彦, 等.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7):42-44.
[10] 李婷婷, 陆元昌, 庞丽峰, 等.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初步效果[J].林业科学, 2014, 50(5):90-100.
[11] 姜鹏, 孟京辉, 陆元昌, 等.马尾松近自然改造初期的混交度与分布格局[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 29(5):147-150+155.

PDF全文 浏览全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