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子午岭林区植被自然恢复下土壤剖面团聚体特征研究



编号 zgly000141057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子午岭林区植被自然恢复下土壤剖面团聚体特征研究

作者 马帅  赵世伟  李婷  李晓晓  曾宪芳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1年02期

年份 2011 

分类号 S152.4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水稳性团聚体  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  团聚体破坏率 

文摘内容 研究了子午岭林区七种植被类型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随植被恢复的变化规律以及这3个指标随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对>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的影响可以达到70 cm土层;除白羊草群落外,0-70 cm土层上>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植被恢复逐渐提高,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随植被恢复逐渐减小,土壤结构随植被恢复逐渐改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碳之间呈极显著对数相关关系(p=0.01,n=32),当有机碳含量低于18.1 mg/g时,>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有机碳含量提高而明显提高、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则随有机碳含量提高而明显降低,即土壤结构稳定性明显提高;当有土壤机碳含量高于18.1 mg/g,>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破坏率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渐趋稳定,即在白羊草、虎榛子、山杨和辽东栎阶段的0-5 cm土层土壤结构达到稳定状态。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