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1918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牦牛粪便的分解过程和科学管理
作者单位
四川省绵阳中学
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母体文献
草业科学
年卷期
2012年08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分解速率
牦牛粪便
青藏高原
植物养分
文摘内容
放牧家畜粪尿养分回归是影响草地系统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对于养分分解缓慢的高寒生态系统。本研究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牦牛粪便自身养分特征以及夏、秋季节养分释放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通过计算植物生长的养分需求和粪便养分输入量,探讨了高寒草甸牦牛粪便的科学管理问题。研究表明,研究地区典型高寒草甸每公顷每年通过牦牛粪便输入的氮量为79.4kg,磷为11.8kg。牛粪在夏季经过85d的分解后,主要养分降为初始状态的0.48%~6.98%,基本完全分解;秋季养分的分解趋势与夏季相似,但是分解速率缓慢得多,主要养分只降为初始状态的13.44%~40.06%。据估计,研究地区平均每户牧民的牦牛每年可产4.08×105kg鲜牛粪,其中需有3.08×105 kg牛粪用于维持草地肥力,8.93×104 kg鲜牛粪用于煮饭、烧茶、取暖等的燃料。这样,除了维持草地肥力和生活自用之外,仅剩余2.5%的牛粪。因此,不建议将牛粪用于培养食用菌等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