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3180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枣树根际解磷菌P7的溶磷特性
作者
魏喜喜
杨智鹏
马路婷
张梅
禄彩丽
宋健
刘伟锋
李建贵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林业研究所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红枣工程控制中心
新疆佳木果树学国家长期科研基地
新疆大学
母体文献
经济林研究
年卷期
2021,(03)
页码
122-133
年份
2021
分类号
S154.3
S665.1
关键词
枣树
解磷菌P7
碳源
氮源
磷源
碳氮比
有机酸
文摘内容
【目的】为研制适用于南疆枣园的微生物菌肥提供参考。【方法】以南疆枣树根际解磷菌株P7(Bacillus,KF719307.1)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无机磷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和磷源的类型和比例,测定分析发酵液中水溶性磷含量和pH在120 h内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营养条件下发酵液中有机酸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结果】随着发酵时长的增加,发酵液中水溶性磷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硫酸铵、碳氮比(可溶性淀粉和硫酸铵的质量比)为35︰1时,发酵液中水溶性磷含量均在培养96 h时增至最高,分别达到388.5、442.5、446.9 mg/L。当磷源为磷酸钙时,发酵液中水溶性磷含量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且在培养120 h时增至最高值362.4 mg/L。发酵液中水溶性磷含量与其pH呈显著负相关,随着发酵时长的增加,pH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均在培养96 h时降至最低。解磷菌株P7在不同营养条件下主要分泌苹果酸和丁二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马来酸和富马酸也有少量分泌。当发酵液中D-半乳糖为碳源、硝酸钾为氮源、磷酸镁为磷源、碳氮比为35∶1时,发酵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较高,达26.8~28.7 mg/kg。【结论】不同营养因子条件下,解磷菌株P7的溶磷效果有显著差异,其溶磷效果随发酵液pH的降低而升高,pH的变化与有机酸的分泌密切相关。碱性磷酸酶对解磷菌株P7溶解磷酸钙无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