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测度



编号 zgly000071094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测度

学科分类 220.30;森林保护学

作者 李振基  陈圣宾  巫渭欢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1,50(2)

页码 471-475

年份 2011 

分类号 Q948.1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容量  通量  质量  自然保护区群网 

文摘内容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式,建立合理的生物多样性测度体系是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方面.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 容量、通量和质量,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测度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容量指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类型、物种数的绝对多度和相对多度.物种丰富度是衡量生物多样性容量的较好的指标.通量是指不同自然保护区之间在生态系统类型或物种组成上的相似性与连通性,可以采用β多样性来衡量,如Cody指数和Li指数.当保护区之间的通量值较低时,需要进行整体插值,建立新的保护区.质量指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的价值、特色与脆弱性,可以采用Li质量指数来测度.最后,讨论了基于生物多样性容量、通量和质量的保护区群网规划,认为通过保护区群网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保护更多的生物多样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