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lybgzw2020000218
报告名称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贡献2020年度报告
编著者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年份2020
学科分类 220.1010;森林气象学
报告类型年度报告
出版者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目录执行摘要 I
前言 IV
第一章 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地区电力设施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以东南亚地区为例 1
一、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支持海外基础设施发展的政策支持1
(一)绿色发展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二)中国海外投资政策发生转变,近年快速增长,管理机制正逐步完善 2
(三)中国境外投资政策的环境约束有待提高 3
(四)中国金融机构仍然在为海外煤电及其相关产业提供融资服务4
(五)中国正在努力使对外投资政策更加绿色化 4
二、 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电力基础设施 5
(一)东南亚经济增长态势整体良好,但是发展不平衡 5
(二)东南亚国家能源资源品种众多,但是分布不均衡 7
(三)东南亚地区一次能源和电力消费增速较快,且以化石能源为主7
(四)电力现有基础设施缺口较大,电力装机以火电和水电为主 9
三、 东南亚国家电力管理政策与清洁低碳发展目标 10
(一)东南亚多数国家电力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竞争激励机制 10
(二)提高能源供给和电气化率是多数东南亚国家电力发展战略的首要重点 13
(三)可再生能源发展受到重视,多重举措提高可再生电力 14
(四)环境标准体系和相关制度已初步形成,居民环保意识逐渐提升 16
四、 东南亚国家电力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巨大 17
(一)东南亚电力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预计可达万亿级,可再生电力有望成为投资重点 17
(二)中国参与东南亚地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18
(三)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参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评价 20
五、 东南亚地区电力基础设施低碳转型案例分析:印度尼西亚 21
(一)印尼电力供应量持续快速增长,但是人均用电量仍然较低 21
(二)可再生能源有潜力,但是化石燃料在发电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1
(三)印尼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目标,但是煤电仍被视为其实现100%电气化率目标不可或缺的手段 22
(四)印尼电力低碳转型面临的问题 23
(五)印尼煤电发展中的国际合作 25
六、 东南亚国家电力低碳清洁化的机会与挑战 26
(一)机会一:东南亚对电力有迫切的现实需求且市场潜力巨大 26
(二)机会二:东南亚可再生能源资源种类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7
(三)机会三:东南亚各国制定积极的可再生电力发展目标,并支持清洁电力 27
(四)机会四:可再生能源电力成本大幅下降,而且有望持续下降28
(五)挑战一:传统煤电利益集团强势,而且多数国家电力体制缺乏市场竞争 29
(六)挑战二:缺乏人力资源,自主创新能力较低 29
(七)挑战三:政府财政压力大,且缺乏有效的市场融资机制 29
(八)挑战四:电网基础设施欠发达,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有限 30
(九)挑战五: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仍然偏高,短期内与化石能源发电相比竞争力不足 30
(十)挑战六: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会推高电价水平,消费者难以承受 30
七、 中国参与东南亚电力基础设施低碳转型的建议 32
(一)中国政府应将环境和气候影响作为海外投资政策修订的重要考量因素 32
(二)中国应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低碳战略顶层设计合作,为当地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路线图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 32
(三)中国企业要注重对海外投资项目的影响评估,以确保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2
(四)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应重视和提高与当地的交流和沟通 33
第二章 性别议题 34
第三章 年度政策建议 36
致 谢 40
参考文献 41
附录 43
摘要 “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贡献”专题政策研究项目为国合会支持的“全球治理与生态文明”课题下设的专题之一,于2018年7月启动,为期3年半,共涉及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对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建议;(2)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贡献与领导力,以及中国的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总体战略和路线图;(3)基础设施的绿色投资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气候投融资;(4)提高碳定价政策有效性的经验教训总结。
2019年,课题组在继续开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战略的同时,也结合国际上备受关注的东南亚地区电力基础设施低碳发展问题开展相关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及全球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然而多数沿线国家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气候应对能力薄弱、对气候变化影响十分敏感。由于投资规模和长期锁定效应,基础设施投资一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议题,而且国际社会也高度关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期望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带动沿线国家的低碳经济转型,同时也期待与中国共同发展广泛的绿色低碳市场。
东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区域。近些年东南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活跃区域之一,能源电力消费需求和煤炭消费也迅速增长。未来随着工业化水平提升,人均收入提高,预计该地区电力需求将会持续快速增长。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局地环境污染压力增加的背景下,东南亚快速增长的煤电受到全球关注,而中国在支持东南亚提升电力供给率和实现能源可及目标的同时也因为参与了一些燃煤电厂项目而受到争议,国际社会认为这可能会增加气候变化风险,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背道而驰。面对众多机遇和挑战,东南亚国家如何顺利实现电力基础设施的低碳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报告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将重点介绍中国推动东南亚地区电力基础设施低碳发展;第二部分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性别议题;第三部分是综合的年度政策建议。
报告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支持海外基础设施发展的相关政策,然后梳理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与电力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以及电力发展相关规划和政策,分析中国在东南亚电力基础设施投资中发挥的作用,并以印度尼西亚为例,深入剖析其电力基础设施低碳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资源禀赋、技术、资金、成本、基础设施、制度和政策等多个角度分析东南亚电力低碳清洁化的机会和挑战,并提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促进电力基础设施低碳转型的建议。
PDF文件 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