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期刊论文

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生产力估算及时空格局分析

编号zgly0001683807

文献题名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生产力估算及时空格局分析

责任者 孙雷刚 王绍强 徐全洪 王苗苗

著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地理信息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年卷期2019年05期

年份2019

母体文献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分类号 X171.1

主题词 京津冀地区 生态系统生产力 GPP NPP 时空格局

文摘内容  为准确评估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生产力状况,该研究收集整理了近30年(1983-2012年)的气象观测和遥感数据,基于BEPS生态过程机理模型估算了该地区森林、农田、草地和灌丛等不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和净初级生产力(NPP),并分析了其时空格局及变化趋势,探讨了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地区生态系统整体表现为碳汇功能,GPP、NPP年均总量分别为234.6 Tg C、123.12 Tg C;2)近30年间生态系统生产力表现为波动增加的变化趋势,GPP、NPP年均总量分别增加0.704 Tg C、0.112 Tg C;3)不同生态系统生产力具有明显的差异,从净光合固碳能力上看,灌丛年均NPP最高(781.77 g C/m~2),其次为森林(652.65 g C/m~2)、农田(584.15 g C/m~2)、草地(278.41 g C/m~2)、湿地(103.29 g C/m~2);从变化趋势上看,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趋势较显著(P<0.01),GPP年均增加6.41 g C/m~2,NPP年均增加2.69 g C/m~2,其次为草地、灌丛;4)该地区生态系统生产力与降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1),而与气温、日照的相关性较弱;另外,降水对GPP的影响是气温的2.11倍,对NPP的影响是气温的3.95倍,表明降水是影响该地区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其次是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