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学位论文

村落联合体的文化传统及其再造——北京丰台区“花乡十八村”个案研究

论文编号lybs0000039855

论文标题村落联合体的文化传统及其再造——北京丰台区“花乡十八村”个案研究

论文作者 郭丽云

指导导师 刘铁梁

授予时间20050501

授予年份2005

学位级别硕士

学科专业 民俗学

主题词 村落联合体 自我认同 社区仪式 传统再造

授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  该文关注的是帝都边际的一个村落联合体文化传统的演变问题,可以说是村落研究的分支之一。在前后持续两年的田野调查基础上,该文以北京丰台区“花乡十八村”为例,在尽可能清楚地交代其地理位置、农业生产、村落外貌和村民生活的基本情况等背景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花乡十八村”这一相对松散的村落联合体的生产方式和自我认同意识的演变过程,同时也探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民俗生产事项、民间仪式生活的发生和变迁轨迹,关注其在现代化设计下的存在状况。
地处永定河故道的花乡十八村,水源丰富、土质适宜养花,又位于京都边际,因此从元朝以来逐渐形成了以养花、种菜为主的农业的生产结构。基于这种生产结构的相通性,“花乡十八村”的各自然村,不仅村落外部的面貌大体一致,内部的生活节奏也基本相同。“花乡”“丰台十八村”不仅是来自他者的称谓,更是村落联合体自我认同意识的表达,在历史上它们曾举行过严格的社区仪式活动,形成了以看丹药王庙为核心的地域朝圣活动。
在现代化的设计下,因其处在国家化都市的边际,与一般农耕村落相较,在更短的时间内进入了全球化进程,成为全国乃至国际著名的花卉生产地。然而,这一过程不全然是被动的,面对多元化的市场供求关系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它们不断运用自身的传统,充分调动几百年来所积淀的花卉生产的历史知识,把“花乡”作为一种花卉品牌来生产,从而使得这一传统的村落联合体的自我认同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