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世界林业

竹结构材相关专利分析

编号sjly0000011205

标题竹结构材相关专利分析

责任者 范圣明

日期20210218

年份2021

页码17

国别/机构 全球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动态信息 竹材 竹结构材 专利 专利分析

资料来源林业知识产权动态2021年第1期

正文内容    现代竹结构主要指经过工程计算分析,采用现代加工及施工技术所建造的以竹材为主要材料的结构。竹结构按制作构件的材料大致可以分为圆竹结构及工程竹结构。工程竹一般指的是通过胶合而重新组合的竹基材料。在20 世纪后期,采用胶合压制技术制成的胶合竹开始出现,最初主要用于地板、汽车底板、包装箱等,后来由于我国木材缺乏,胶合竹板被广泛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在21 世纪之初,国内外一些学者和工程师开始将胶合竹用于结构工程中,并参照工程木的称谓,将这些以竹材作为基材的结构用胶合竹材统称为工程竹(engineered bamboo) 。
    本研究采用智慧芽专利分析系统(Patsnap)作为数据源和分析工具,检索式如下:检索式1为“标题或摘要: (bamboo AND engineer* AND timber)or(plybamboo)AND IPC:(B27 OR E04C OR B32B)”;检索式2为“标题: ((竹 AND 结构) or ( bamboo AND structur*) or ( engineered bamboo)) AND IPC:(B27 OR E04C OR B32B)”。数据检索日期为2021年2月10日。本研究基于检索式1和检索式2的结果对竹结构相关专利分析进行全面分析,主要分析内容包括发展趋势、专利布局状况、技术研发领域、高价值专利等,希望对我国竹结构材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1.发展趋势分析
    截至2021年2月,全球竹结构相关专利公开量691件。数据表明,竹结构材相关的专利申请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专利年度公开量来看,竹结构材相关专利申请趋势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一是1958年至1993年,专利量很少,年均专利公开量不到2件;二是1994年至2007年,专利量缓慢增长,年度公开量不超过20件;三是2008年至今,专利年度公开量较多,2018年专利公开量为71件(图1)。

    2.受理局分析
    从竹结构材相关专利的受理局排名来看,中国在竹结构材技术领域有较强的专利量优势,共有513件专利,其次是日本39件,其他国家(地区)的竹结构材相关专利量较少(图2)。

    3.申请人分析
    从申请人排名来看,竹结构材相关专利申请排名前10名的主要为中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排名第1的是南京林业大学,共申请竹结构材相关专利62件,其次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15件和国际竹藤中心11件。在企业申请人中,安徽冠福箐刚竹业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数量最多,8件。在国外申请人中,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EIDGENOE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URICH)和新加坡艾斯有限公司(SEC)专利量最多,这2位申请人的专利申请均为联合申请,共7件专利,在中国的同族专利为“CN105189065A”,目前为授权状态,该专利涉及一种用于结构应用的竹复合材料及制造竹复合材料的方法。
    4.技术领域分析
    从国际专利分类号(IPC)分析来看,竹结构材相关专利涉及技术领域最多的5个IPC小类分别是:B27D1 (木制单板与任何材料的接合由此形成的制品)、E04C3(用于承重的长条形结构构件)、B32B21(实质上由木料,如木板、薄木片、木质碎料板组成的层状产品)、B27J1(藤茎或类似材料的机械加工)、B27M3(特种半成品或成品的制造或修整)。
    5.文本聚类分析
    利用智慧芽专利分析系统进行文本聚类分析发现,竹结构材相关专利研发主要涉及复合结构、复合材料、连接件、加工设备、组合梁、竹木复合、孔结构和纤维素等主题(图3)。

    6.高价值专利分析
    利用智慧芽专利价值评估系统,对竹结构材相关专利进行高价值专利推荐。竹结构材相关专利价值最高的为中国福建省大田县金门油压机制造有限公司的“CN103128808B”专利,该专利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全竹胶合板及制造方法。排名第2的是“CN101691785B”专利,涉及一种内墙敞开式竹结构房屋的建造方法。此外,“CN100344421C”、“CN101214677B”、“CN102773887B”、“CN105189065B”、“CN101298157B”和“CN102022288B”也被评估为高价值专利,且都涉及竹复合技术,同时结合文本聚类分析结果,说明竹复合技术是竹结构材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范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