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世界林业

兰花育种相关专利分析

编号sjly0000010783

标题兰花育种相关专利分析

责任者 范圣明

日期20200218

年份2020

页码17

国别/机构 中国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动态信息 兰花 育种 专利 专利分析

资料来源林业知识产权动态2020年第1期

正文内容    兰花,是兰科(Orchidaceae)植物的总称,具有极高的观赏、药用及经济价值。我国作为兰科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兰科植物资源。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兰科植物的兴趣和需求日益增强,培育兰花新优品种成为育种工作者的研究热点。鉴于传统育种存在的育种年限长、工作量大等实际问题,伴随着技术革新,分子育种应运而生。近年来,兰花的育种技术逐渐从传统育种向分子育种技术转变。
    本研究采用智慧芽专利分析系统(Patsnap)作为数据源和分析工具,检索式为“Title= (orchidaceae OR 兰花) AND IPC=(A01H OR A01G)”,检索日期为2020年2月10日,对兰花育种相关专利分析进行全面分析,主要分析内容包括发展趋势、专利布局状况、技术研发领域、核心专利等,希望对我国兰花育种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1.发展趋势分析
    截至2020年2月,全球兰花育种相关专利文献公开量为5 196件,按INPADOC同族进行归并后基本专利3 328项。数据表明,兰花育种相关的专利申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专利年度公开量来看,兰花育种相关专利趋势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1973年至2002年,专利量缓慢增长,属于技术萌芽期和缓慢发展期;2003年至2014年,专利量迅速增长,属于技术快速增长期;2015年至今,年度专利量趋于稳定,属于技术稳定发展期(图1)。

    2.专利权人分析
    从专利权人排名来看,兰花育种相关专利量排名第1的是荷兰FLORICULTURA公司,共申请兰花育种相关专利261件,其次是德国巴斯夫植物科学有限公司(252件)、荷兰安祖(ANTHURA)公司(185件)。兰花育种相关专利申请排名前10位的中国专利权人有3位,分别是排名第5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53件),排名第8的福建农林大学(33件),排名第10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30件)。
    3.受理国家(地区)分析
    从兰花育种专利的受理国家(地区)排名来看,中国在兰花育种技术领域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共有3 277件专利;其次是美国,750件;排名第3的是中国台湾,293件。其他国家(地区)或组织的专利量较少,仅占兰花育种专利总量的16.9%(图2)。

    4.技术领域分析
    从国际专利分类号分析来看,兰花育种相关专利涉及技术领域较为广泛,除了A01H(新植物或获得新植物的方法)和A01G(植物栽培)2个领域以外,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和酶(C12N)、动植物体及其局部保存(A01N)、肽(C07K)、肥料混合物(C05G)、种植播种施肥(A01C)和植物生长调节剂(A01P)等领域。
    5.文本聚类分析
    利用智慧芽专利分析系统进行文本聚类分析发现,兰花育种相关专利研发主要涉及植物细胞、组织培养、转基因、蝴蝶兰、铁皮石斛、快速繁殖、栽培基质、愈伤组织、新品种、核苷酸序列等(图3)。

    6.核心专利分析
    在近10年申请的兰花育种相关专利中,被引证次数最多的是陕西科技大学2011年申请并公开的专利“CN102283115A”,共被引证60次,但是没有海外同族专利布局。该专利自2012年到2018年被多次引用,表明该专利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快速繁殖白芨苗的方法,该方法选择白芨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种子消毒后接种至萌发培养基,14天左右形成原球茎,切割原球茎,转接至原球茎增殖培养基,切割丛生芽使其大量繁殖,等丛生芽长成高约3cm的小苗后转接至生根壮苗培养基,待苗长成高约7~10cm时移栽。该专利解决了目前白芨无性繁殖存在的种苗携带病毒、品种退化、有效产量低等问题。本发明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获得大量有性繁殖的无病毒苗,与传统繁殖方式相比,产量提高约30%。
    在近10年申请的兰花育种相关专利中,同族成员数量最多的是陶氏农业科学公司2013年申请、2019年公开的专利“CN105472970B”,其全球专利同族成员199个,在美国、欧洲、中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31个国家(地区)进行了专利布局。该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2,4-D施用来增加作物的产率的方法,通过以对植物无害的施用率用2,4-D处理植物来增加植物高度和/或产率。2,4-D是一种广谱的、相对价廉的强力阔叶除草剂,如果在双子叶和单子叶中都能提供更强的作物耐受性,它对种植者将会特别有用处。本发明为2,4-D抗性基因以及后续的抗性作物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用于在栽植中施用来控制抗草甘膦的阔叶杂草物种。(范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