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世界林业动态

竹子帮助乌干达东部提升气候适应能力和生计水平



编号 sjly202300113

日期 20231120

标题 竹子帮助乌干达东部提升气候适应能力和生计水平

年份 2023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国别/机构 乌干达 

作者 赵 丹 

关键词 乌干达  竹子  气候适应  教区发展模式 

主要内容   国际竹藤组织(INBAR)官网2023年8月7日消息:INBAR通过在乌干达东部开展竹子项目,帮助流域附近的社区提高抵御洪水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带动当地社区生计。
  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是一个湖泊和河流众多的国家,因此被誉为“非洲明珠”。目前,乌干达政府正在实施“教区发展模式”(Parish Development Model),这是一项全方位战略,旨在解决国家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贫困问题,以刺激经济增长。作为乌干达政府的旗舰项目,“教区发展模式”致力于创造经济发展机会,并提升环境的可持续性,同时扩大人们获得基本服务的机会,包括获取水资源、卫生设施、医疗保健和教育等。
  马纳夫瓦河发源于乌干达东部。河水从埃尔贡山流出,流经布杜达、马纳夫瓦、姆巴莱和布塔雷贾等地区。特别是在布杜达区,极容易遭受山体滑坡和洪水等自然灾害。2022年,该地区发生了系列山体滑坡灾害,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大面积的土地崩塌,并导致农田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计。在此背景下,由INBAR牵头的“荷兰—中国—东非竹子发展项目”积极与当地政府对接,为布杜达区提供了稳定马纳夫瓦河水系、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社区生计的可行性方案。乌干达卡拉莫贾事务部部长艾格尼丝·南杜图带头组织社区和地区官员在布杜达地区开展竹林种植活动,并承诺将竹子纳入“教区发展模式”。此外,INBAR还利用广播和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以提高人们对竹子多用途的认识,激励农民(其中许多人来自沿河社区)在当地建立竹林苗圃并参加竹加工制品培训等。
  竹林种植活动由INBAR的专家团队设计,旨在缓解水土流失,通过开展竹农林业来改善当地社区生计,并提供能源、饲料及其原材料。为了解决经济和环境方面的问题,INBAR选择了与当地实际条件相适应的竹品种。同时,为了让当地农户能够广泛获得种植材料,项目通过农户网络开展培训和能力建设,支持零散化的竹林苗圃,并建立了示范苗圃,开发了家庭农业种植系统。
  东非国家拥有丰富的竹子资源,但竹子在扶贫、创造就业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2020—2023年,“荷兰—中国—东非竹子发展项目”第二阶段致力于从欧洲和亚洲转移知识、技术和政策经验,帮助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乌干达等国家发展竹产业,使其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产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真正的“绿色黄金”,竹林不仅对生态环境有益,同时竹产业也是具备创业潜质的行业,当地政府希望布杜达地区农户能在乌干达东部靠近埃尔贡山的地方率先种植竹子,这将提高社区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保障粮食安全。此外,以家庭为单位的竹林种植还将减少毁林,提高地区的气候适应能力。(赵 丹)

资料来源 世界林草动态,2023(32)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